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传统鱼纹艺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005066
  • 作      者:
    郑军编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在古代,鱼为书信的代名词。人们为了秘密传递信息,将写好的绢帛装在鱼腹中,这种以鱼传信称为“鱼传尺素”,所传的书信叫做“尺素”或“鱼书”。汉代乐府古辞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明代王世贞也写道:“忽报江秋鱼素到,似言山色马曹多。”纵观历代的鱼纹形象,其共同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明显的寓意性,所有的鱼纹都采取了夸张的手法进行造型。现代装饰中利用汉语鱼和“余”、“裕”的谐音,象征吉祥、富裕和美好,表达了人们盼望来年有一个好收成并富裕的美好愿望。
  《中国传统艺术丛书:中国传统鱼纹艺术》在编纂过程中,参阅了大量考古发掘报告和有关研究资料,并从中有所引用和参考。在图例的处理上,许多是在原资料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加工处理,有些则进行了重新绘制,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有些雕刻作品不适合用线条描绘的,尽量用摄影图片的形式将其展现出来。
展开
精彩书摘
  《晋书·乐志》上对这种大规模的“鱼龙曼延”之戏有段详细的描述:“汉正旦,天子临德阳殿受朝贺,舍利从西方来,戏于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嗽水,作雾翳日哗,又化成龙,长八九丈,出水游戏,炫耀日光。”戏里先由人装扮成大鱼代替舍利,又以舞龙取代舞鱼,表示鱼化为龙,并用水和烟雾制造变化的气氛以迷人耳目,是传奇与杂技的结合。到了宋代,随着艺术由宫廷走人民间市场,这大型的“鱼龙变化”在民间分化成小型集体舞形式的耍龙灯和个体舞形式的舞鱼灯。前者仍然保持成年人舞蹈的角抵形式,后者的舞人则主要是儿童。
  我国民间作为喜庆观赏的鱼灯及鱼灯舞,历史悠久。早在魏代殷巨作有《鲤鱼灯赋》,南北朝时期梁元帝的《对烛赋》中有“本知龙烛应无偶,复讶鱼灯有旧名”之咏。宋人范成大《咏吴中二灯琉璃球》诗中有“龙综缫冰茧,鱼文镂玉英”之句,辛弃疾词中有“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之唱,可见鱼灯由来已久。
  明清宫廷中有双鱼宫灯,民间元宵节灯会中的鱼灯更是比比皆是。东北松花江畔的满族在春节时有舞三节巨型鱼灯之戏;广东梅县元宵节有鲤鱼舞;而浙江青田的鱼灯舞,不仅鱼灯品种多,而且气势不凡。这种以各种鱼灯组成的民间喜庆舞蹈,表现了渔民们“喜庆有余”的丰收喜悦和向往。渔民在出海捕鱼前舞鱼灯祭海,祈望平安和丰收,这种习俗源于古代以鱼为图腾的祭祀活动,反映了渔民对鱼的特殊感情,也寄托着渔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愿望。
  从鱼的文化寓意来说,“鱼”与“余”两字谐音,取的是年年有余、吉庆有余之意,在老百姓心目中成了吉祥、幸福、美满的象征。因此,鱼自古一直被视为吉祥物,凡是做成鱼形状的彩灯同样沾上了鱼的灵气,舞鱼灯自然更加吉祥如意。
  1.青田鱼灯舞
  浙江青田地区虽然不是海边的渔家,但也有鱼灯舞。传说元末南田人刘基,为推翻元朝异族统治,复兴汉族,暗地招募义兵,以舞鱼灯形式操练兵阵,每年春节各村相互巡回滚舞。刘基后率部投奔朱元璋,成了明代开国功臣,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从此青田鱼灯开始兴盛。刘基还写有一首《古镜词》:“鱼灯引魂开地府,夜夜晶光射幽户。”
  青田“鱼灯舞”中的鱼灯,是根据淡水鱼的形象制作的,长柄大红珠为领队,珠后面是龙头鱼身的四条红鲤鱼,称为“龙鱼”,表示即将成龙,作为头鱼、二鱼。接着是由鲢鱼、鲫鱼、草鱼、金鱼、石斑鱼、田鱼、塘鱼、虎鱼、虾、河豚、金蟾、蟹等组成的鱼群,模仿不同鱼的习性,非常神似。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连年有余
一、从“鱼”字谈起
二、生活中的鱼类
三、《山海经》中记载的鱼
四、鲤鱼跳龙门
五、神鱼之舞
六、年年有余
七、“鱼尾”的文化内涵

第二章 鱼图腾崇拜与鱼故事传说
一、鱼的图腾崇拜
二、鱼的生殖象征
三、鱼的故事传说

第三章 鱼纹的应用及发展
一、彩陶上的鱼纹
二、商、周时期的鱼纹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鱼纹
四、秦、汉时期的鱼纹
五、唐、宋时期的鱼纹
六、辽、金、元时期的鱼纹
七、明、清时期的鱼纹
八、近、现代的鱼纹

第四章 历代鱼纹造型鉴赏
一、新石器时期的鱼纹
二、商、周时期的鱼纹
三、秦、汉时期的鱼纹
四、六朝时期的鱼纹
五、唐代的鱼纹
六、宋代的鱼纹
七、辽、金、元时期的鱼纹
八、明代的鱼纹
九、清代的鱼纹
十、近、现代鱼纹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