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图解药理学:中文翻译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07238
  • 作      者:
    Richard Finkel, Luigi X.Cubeddu, Michelle A.Clark编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医学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参考书,亦可作为辅助教材使用。
展开
内容介绍
Lippincott图解药理学作为Lippincott图解书系列的一种,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易于阅读、使用方便。《Lippincott图解药理学》包括500余幅高质量的图片,独特的编写方式使读者迅速获取重要的知识点,整合大量的信息。《Lippincott图解药理学》作为第四版,增加了125条综述问题,全部章节均进行了修订,添加了最新的药理学理论和临床治疗,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Lippincott图解药理学》图文并茂,编写简练,适合医学院校本科生、研究生作为参考书,也适合作为教材辅助读物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1.静脉注射(IV)  注射是最常见的非肠道给药方式。对于口服不被吸收的药物,如神经肌肉阻断剂阿曲库铵,除注射给药外,没有其他可供选择的给药方式。采用静脉注射给药时,药物可避开胃肠道和肝脏的首过代谢效应。静脉转运可使药物快速起效,并可最大限度地控制血循环中的药物水平。但是,与胃肠道中的药物不同,注射进入机体的药物不能通过采取如呕吐、活性炭吸附等手段重新将其从体内排出。静脉注射可能因操作粗心污染注射部位从而将细菌带人体内,静脉注射还可引起溶血或因过高的血药浓度使药物快速转运到血浆和组织而导致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注射速度。动脉注射同样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2.肌内注射(IM)  可供肌内注射的药物可以是水溶剂或特殊的贮存制剂——通常是溶于油剂中的混悬物,如聚乙二醇。水溶性药物吸收速度快,而脂溶性药物吸收速度慢。当溶媒从肌肉组织中弥散出来时,药物就会沉积在注射部位,然后,药物会缓慢溶解出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提供一个维持量供机体吸收。典型的例子就是氟哌啶醇可从肌肉中缓慢释放出维持量的药物以产生长期的精神安定作用。
  3.皮下注射(SC)  正如肌内注射给药,皮下注射给药需要经过吸收,且较静脉给药吸收缓慢.皮下注射可最大限度地降低与血管内注射给药有关的风险。〔注:有时用少量肾上腺素与某一药物合用,以限制该药的作用区域。肾上腺素作为局部缩血管药物发挥作用,以减缓药物从给药部位的移除,如利多卡因从给药部位的移除。〕其他采用皮下给药的还有固体药物,如将含有避孕药依托孕烯的单个药棒植入皮下,以获得长期的药物活性;再如糖尿病患者采用程序化机械泵植入皮下以释放胰岛素。
  C.其他
  1.吸入  吸人可使药物通过呼吸道黏膜和肺泡上皮的广泛表面积进行快速转运,产生与静脉注射几乎一样快的药物效应。气体药物(如某些麻醉剂)或气雾剂常采用这种给药方式。该给药途径对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特别有效和方便,因为药物可直接转运至作用部位,并很少产生全身性不良反应。采用这一给药途径的药物有沙丁胺醇和皮质类固醇药物.如氟地松。
  2.鼻腔内给药  该途径是直接将药物置于鼻内。采用这一途径的药物包括鼻腔抗充血药物,例如,用于抗炎的皮质类固醇药物莫米松。在糖尿病尿崩症的治疗中,去氨加压素可采用鼻腔内给药方式;鲑降钙素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肽类激素,也可作为鼻腔喷雾剂使用.成瘾性药物可卡因通常也是采用鼻内嗅吸进入血液循环。
  3.鞘内注射/心室内注射  有时需要将药物直接注入脑脊液中。如在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时.两性霉素B可采用鞘内注射。
  4.局部给药  当需要药物发挥局部作用时,常采用局部给药方式。例如,克霉唑可作为乳膏直接涂于皮肤表面以治疗皮肤真菌病,托吡卡胺或环戊通可直接滴眼以扩瞳和检测屈光不正。
  5.经皮给药  这一给药途径是将药物涂于皮肤上,通过透皮吸收产生全身性作用。药物吸收率因给药部位皮肤的生理特性不同而有很大差别。这一给药方式常被用于需要持续进行药物治疗的情况,如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止吐剂东莨菪碱、每周一次的避孕药贴剂(与口服避孕药丸具有相似的效果)。
  ……
展开
目录
第1单元  药理学绪论
第l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2章  药物一受体的相互作用及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2单元  自主神经系统药物
第3章  自主神经系统
第4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
第5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6章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
第7章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
第3单元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第8章  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
第9章  抗焦虑药和催眠药
第10章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
第11章  麻醉药
第12章  抗抑郁药
第13章  精神安定药
第14章  阿片类药
第15章  抗癫痫药
第4单元  心血管系统药物
第16章  治疗心功能衰竭的药
第17章  抗心律失常药
第18章  抗心绞痛药
第19章  抗高血压药
第20章  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
第21章  抗高脂血症药
第22章  利尿药
第5单元  内分泌系统药物
第23章  脑垂体和甲状腺
第24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
第25章  雌激素和雄激素类药
第26章  肾上腺激素
第6单元  作用于其他系统的药物
第27章  呼吸系统药
第28章  消化系统药
第29章  其他治疗药
第7单元  化学治疗药物
第30章  抗微生物治疗原则
第31章  细胞壁抑制药
第32章  蛋白合成抑制药
第33章  喹诺酮类、叶酸拮抗剂和抗泌尿道感染药
第34章  抗分枝杆菌药
第35章  抗真菌药
第36章  抗原虫药
第37章  驱肠虫药
第38章  抗病毒药
第39章  抗癌药
第40章  免疫抑制药
第8单元  抗炎药及自体活性物质
第4l章  抗炎药
第42章  自体活性物质及其拮抗剂
第43章  毒理学
附录
缩略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