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子吃了后,病人再来复诊时,焦躁脾气大改,我们很少发现有服药前后脾气性格变化这么大的。好像突然由一个飞扬跋扈状态变为和气贤惠。还带了她的家人过来看病。来了就坐在那里安静地等叫号,不急不吵,脸上还带着微笑,轮到她看病时,她才反映说,吃了药后,睡眠好多了,精神放松了。
我们原先都对这个病人没什么信心,但老师却一直温声细语地劝导她。老师把一个对人对事很挑剔的焦躁的病人,变成了和气恭敬的老病号,我们也明白了,为什么老师的病人越来越多的道理。
老师再摸她脉,很明显没那么亢了,剩下的就是以前生气抑郁造成的双关郁脉了,所以老师改成顺其性的治法,用逍遥散的思路调她的气机。
她又问老师,还要注意什么?
老师跟她说,好吃不多吃。胃口好了,也不要吃撑吃伤了,而且人最不应该吃压气饭。这压气饭伤人很重。
她不解地问,什么叫压气饭?
老师跟她解释说,这压气饭是农村的一种叫法。农村里很多有经验的老人都知道,常吃压气饭的人会得很多怪病。所谓压气饭,就是你生完气后,再去吃饭,本身气机紊乱,又用这饭把它压下去,这样久而久之,中焦肝脾就会劳伤,进而五脏六腑都得不到营养的充分供应,所以容易呈疲劳困乏之象。
她马上反思了一下,点了点头,因为过去的她就是经常吃压气饭,人又急又躁,看什么都不顺眼,每天都带着气去做事吃饭,这样的人怎么能不病呢?
后来她隔十天半个月都会来老师这里调理。因为吃完药后,她看起来居然丰满长肉了,再次印证了“心宽体胖”的说法。在跟她交流过程中,说话也没有那么偏执了,慢慢地好像和朋友老熟人谈话一样,原来不知不觉她的心性也开始转变过来了。
俗话说,相由心生,心能塑相。又说,人贵语迟,贵体态缓和。大凡富贵相都是不急不躁的。她现在就开始有缓和相的意味了,焦躁的脾气改变了很多。可见这心态对人体的影响有多大啊!
◎治病像下棋,有先着后着
我们回过头来总结这个病案时,其实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老师看病都是抓主要矛盾来调。调病讲究标本缓急先后。老师不管她口述多少苦闷事、病痛事,都是凭脉用药。
脉象细涩,上冲,血少气不足,神又上越,要先给她守中调养,便用建中汤的思路,以养其真,调饮食。待胃口稍好后,再用黄连阿胶汤继续养其真,调睡眠。等到眠食稍微恢复正常时,脉象显露出双关郁,采用逍遥散的思路来顺其性,调她的气机。
这过程就像下棋布局一样,先让气血充足起来,再让它转圈子,否则因虚而致亢,因亢而愈虚,如此只会陷入恶性循环。
《伤寒论》也很重视治病标本缓解先后,在第一百条条文中说道: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予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段条文告诉我们,治病要有长远的布局观。我们看病人脉涩,这涩脉是什么?脉诀上说,涩为血少或精伤,可见涩脉一般代表血少或精伤,甚至因虚而导致有瘀血。
这种脉象好比河道没水,那些垃圾丢弃在那里,冲不走。这时你怎么去疏导都不管用,唯有让水满沟渠,河道充盈,那些瘀滞自然会顺导而去。
所以张仲景首先用小建中汤补脾胃生化气血,脾胃为气血之源,经络百骸只是河道沟渠。这气血之源满壮起来后,沟渠自然通畅流行,无所瘀滞。
故而仲景用小建中汤是先取养其真之意,等身体真元精水足够了,即便是病还没彻底好,这时已经有能量在体内了,便可以用小柴胡汤,或者其他调气机的药,通过顺其性,升降气机,使之周流,其病乃愈。
可见治病就像下棋一样,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医者弈也,不善医者,只看到疾病表象,见招拆招,善医者,必看到导致表象的原因,必问到疾病的根源。所以调理起来也像下棋一样,看到三五步以后的局势。只有形成这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才能有比较好的疗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