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跟师一日一得:理法方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174449
  • 作      者:
    曾培杰,陈创涛编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跟师一日一得理法方药》以中医理法方药为主线,讲述了作者跟师学习中医的点滴知识和记录中医日有一得的精神。作者在从师过程中将所思所得、所见所闻汇集一处,用中医独特的理法方药贯穿起来,用浅显通俗的文字、大众化的表达,将精深的医理、灵活的法度、奥妙的汤方、神奇的中药妙趣横生地介绍出来。书中观点独特,悟性新颖:既有一个又一个的知识亮点,又有一篇又一篇的医道感悟;既能够开发中医人思维,也可以启发医门学子对中医的悟性。这部以师长传道、学生记录发挥的中医普及读物,原汁原味,雅俗共赏,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中医初学者、爱好者,阅读起来无阻力,不费解,在轻松学习之余,能够学到大量的中医知识。
展开
精彩书摘
  这个方子吃了后,病人再来复诊时,焦躁脾气大改,我们很少发现有服药前后脾气性格变化这么大的。好像突然由一个飞扬跋扈状态变为和气贤惠。还带了她的家人过来看病。来了就坐在那里安静地等叫号,不急不吵,脸上还带着微笑,轮到她看病时,她才反映说,吃了药后,睡眠好多了,精神放松了。
  我们原先都对这个病人没什么信心,但老师却一直温声细语地劝导她。老师把一个对人对事很挑剔的焦躁的病人,变成了和气恭敬的老病号,我们也明白了,为什么老师的病人越来越多的道理。
  老师再摸她脉,很明显没那么亢了,剩下的就是以前生气抑郁造成的双关郁脉了,所以老师改成顺其性的治法,用逍遥散的思路调她的气机。
  她又问老师,还要注意什么?
  老师跟她说,好吃不多吃。胃口好了,也不要吃撑吃伤了,而且人最不应该吃压气饭。这压气饭伤人很重。
  她不解地问,什么叫压气饭?
  老师跟她解释说,这压气饭是农村的一种叫法。农村里很多有经验的老人都知道,常吃压气饭的人会得很多怪病。所谓压气饭,就是你生完气后,再去吃饭,本身气机紊乱,又用这饭把它压下去,这样久而久之,中焦肝脾就会劳伤,进而五脏六腑都得不到营养的充分供应,所以容易呈疲劳困乏之象。
  她马上反思了一下,点了点头,因为过去的她就是经常吃压气饭,人又急又躁,看什么都不顺眼,每天都带着气去做事吃饭,这样的人怎么能不病呢?
  后来她隔十天半个月都会来老师这里调理。因为吃完药后,她看起来居然丰满长肉了,再次印证了“心宽体胖”的说法。在跟她交流过程中,说话也没有那么偏执了,慢慢地好像和朋友老熟人谈话一样,原来不知不觉她的心性也开始转变过来了。
  俗话说,相由心生,心能塑相。又说,人贵语迟,贵体态缓和。大凡富贵相都是不急不躁的。她现在就开始有缓和相的意味了,焦躁的脾气改变了很多。可见这心态对人体的影响有多大啊!
  ◎治病像下棋,有先着后着
  我们回过头来总结这个病案时,其实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老师看病都是抓主要矛盾来调。调病讲究标本缓急先后。老师不管她口述多少苦闷事、病痛事,都是凭脉用药。
  脉象细涩,上冲,血少气不足,神又上越,要先给她守中调养,便用建中汤的思路,以养其真,调饮食。待胃口稍好后,再用黄连阿胶汤继续养其真,调睡眠。等到眠食稍微恢复正常时,脉象显露出双关郁,采用逍遥散的思路来顺其性,调她的气机。
  这过程就像下棋布局一样,先让气血充足起来,再让它转圈子,否则因虚而致亢,因亢而愈虚,如此只会陷入恶性循环。
  《伤寒论》也很重视治病标本缓解先后,在第一百条条文中说道: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予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段条文告诉我们,治病要有长远的布局观。我们看病人脉涩,这涩脉是什么?脉诀上说,涩为血少或精伤,可见涩脉一般代表血少或精伤,甚至因虚而导致有瘀血。
  这种脉象好比河道没水,那些垃圾丢弃在那里,冲不走。这时你怎么去疏导都不管用,唯有让水满沟渠,河道充盈,那些瘀滞自然会顺导而去。
  所以张仲景首先用小建中汤补脾胃生化气血,脾胃为气血之源,经络百骸只是河道沟渠。这气血之源满壮起来后,沟渠自然通畅流行,无所瘀滞。
  故而仲景用小建中汤是先取养其真之意,等身体真元精水足够了,即便是病还没彻底好,这时已经有能量在体内了,便可以用小柴胡汤,或者其他调气机的药,通过顺其性,升降气机,使之周流,其病乃愈。
  可见治病就像下棋一样,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医者弈也,不善医者,只看到疾病表象,见招拆招,善医者,必看到导致表象的原因,必问到疾病的根源。所以调理起来也像下棋一样,看到三五步以后的局势。只有形成这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才能有比较好的疗效。
  ……
展开
目录
引子
医理探秘
标本缓急先后的用药思路
上下交损,先治其中
不要吃压气饭
治病像下棋,有先着后着
“动其机,万化安”治痛经
生姜红糖水
在疾病发作前下手
治病的机要
伏其所主,先其所因
子盗母气与母病及子
中间大、两头小的脉象
肝郁化火伤了肾水
中医的优势
鼎法新论
从鼎法来看全真一气汤
鼎法悟汤方
升降看全真一气汤
鼎法在闭经治疗中的运用
鼎法在失眠治疗中的运用
鼎三法看梦多乏力案
鼎法看连理汤与茯苓饮
鼎法看偏头风散
鼎法看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咳喘
鼎法看泡茶方
先议病后议药——从临床实践去找药物
勿以方药去套病
由病到药看蛇床子、忍冬藤
由病到药看红藤、白芍
打气筒与杏仁
再谈湿疹之水归膀胱、浊走大肠
从湿毛巾看湿邪伤人
治湿要顺从湿
水归膀胱,浊走大肠
牙痛之虚实
筋柔骨不响
风寒湿是感冒之因
中医治病慢吗
赶细菌还是赶风寒
身体的天气预报
天气与疾病
原始并不等于落后
改变内环境抗“非典”
顺其性、养其真的药物剂量思考
中医之秘在于量
从将帅少、士兵多看气为血之帅
妇科圣手之意
“归、藏”二字乃治睡眠秘诀
心有千千结与血府逐瘀汤
从升降出入看柴胡陷胸汤
从升降看柴胡桂枝干姜汤
……
治法点滴
方剂阐微
药性发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