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摄影的多元突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1405119
  • 作      者:
    林路,唐卫著
  • 出 版 社 :
    浙江摄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摄影观察丛书:当代摄影的多元突破》全面剖析当代摄影如何在视觉与精神中探索时代、人性及媒介本身的独特密语!

展开
作者简介
    林路(1956.6-)男,上海。现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副主任,教授。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徐汇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杂志特约主持人。主要成果是艺术摄影和摄影著作,专长于风光摄影,人体摄影和暗房特技制作。15年共有近百幅艺术摄影作品获奖,入选影展;出版摄影理论和技术专著30多本。 1999,2001年获得第四届、第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从事摄影教学和摄影理论研究20余年,具有丰富的摄影策展经历。
    出版图书《和谐与冲撞--世界百位摄影名家创作之路》、《摄影艺术二十讲》、《瞬间与永恒90位摄影名家作品解读》、《数码摄影指南》、《数码摄影完全手册》、《跳出镜头的局限》、《换一种方式看世界》、《经典相机与大师杰作》、《她的视角——女性摄影家及其作品》、《他的目光——男性摄影家的女性题材》、《自然精神》、《都市灵魂》、《室内剧情》、《新生代女性摄影》、《视觉的理性与激情》等。主要成果是艺术摄影和摄影著作,专长于风光摄影,人体摄影和暗房特技制作。15年共有近百幅艺术摄影作品获奖,入选影展;出版摄影理论和技术专著30多本。发表摄影文章数十万字,其中四篇分获中国摄影家协会和《人民摄影报》社联合举办的摄影评论年终大奖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六届全国理论年会优秀论文奖。

    唐卫,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博士。师从著名摄影评论家林路 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谢建明教授,参与课题三项,参与出版书 籍四本,发表文章二十余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八篇,包括南大核心 CSSCI三篇。代表作:《中国官方摄影节目前的困境》、《电影的成功需要成熟的文艺叙事技巧》、《郎静山"集锦摄影"的中国美学——"六法" 失读,谈艺应从"具体艺理"开始》、《韩国当代书籍装帧技术探究 和对我国的启示》等,两次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艺术奖"理论研讨 会金奖获得者,艺术学理论论文入选2013第二届全国艺术学青年学 者论坛,南京大学出版社将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代语境,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所认知的摄影与图像的关系,摄影已不再仅仅停留于记录对象,而俨然成为探索世界、讨论问题的媒介。这也是当代艺术中的摄影与传统摄影的区别所在:前者是Make Photo,艺术家按事先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拍摄、制作图片,以讨论问题、阐述观点,强调方法和观念的重要性;后者是Take Photo,拍摄者将主要精力用于发现、等待、记录世界的瞬间。于是在更宽泛的空间,我们看到,艺术家通过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在视觉与精神中探索时代、人性、媒介本身的独特密语。《摄影观察丛书:当代摄影的多元突破》从这个角度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

展开
目录

图片索引
序 什么是当代摄影?
一、从历史话语权的“篡改”到观念的“挪用”
对历史影像进行新的诠释定位,并且挪用既有的影像改造为新的空间
二、后纪实摄影的真相和私摄影的亲密接触
突破纪实摄影纯粹的记录功能,或将个人隐私拓张与放大
三、物的观照、静思和无动于衷的冷面注视
对静态物象的重新排列定位,赋予生命的物体以冷酷的表象
四、从具象写实渐进到纯抽象的“疯狂”实验
强调从具象描述到抽象的演变,并且将抽象的理念推向极致
五、从身体审视的变异到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
对人类身体价值的反向思考,在传统自拍的基础上寻求突破
六、新媒体的介入以及摄影媒介的边缘化
糅合各种新媒体介入摄影领域,拓宽摄影的多元表达力
七、当代摄影在中国的境遇和发展空间
在相对滞后的环境下,希望找到古老与现实、永恒与发展的交点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