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已经融入欧洲各国人民平等与和平的共同体之中,依托欧洲一体化积极发展自己,似乎脱胎换骨,成为真正的“欧洲的德国”。
然而,即使在这个契约性的欧盟大家庭中,成员国之间要建立真正的战略信任并不容易,更何况两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挥之不去,希特勒第三帝国的丑恶形象难以在邻国中完全抹去,事实上欧洲国家的“恐德症”从来没有根除。尽管欧共体的体制机构是在牢牢制约德国的指导思想下设计的,但当德国日益羽毛丰满,显示超群绝伦、独占鳌头之势,其邻国,特别是法国和英国放心不下,唯恐“德国的欧洲”再次出现,这在德国重新统一的问题上暴露无遗。在1989年秋冬柏林墙倒塌、两德统一突然提上议事日程时,畏惧和阻挠德国统一的,不是苏美,而是法英。因为重新统一后的德国不仅正式摆脱战败国地位,不再是“政治侏儒”,且领土扩大1/3,人口增至8000万,GDP接近英意之和,黄金储备遥居欧洲之首,马克更成为仅次于美元的世界第二国际货币,这好似“放虎归山”,怎会令欧共体其他成员国放心。因此,在德国统一后,欧洲国家齐心立即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成立欧洲联盟,用强化经济和政治联盟的方式,进一步把统一后的德国拴在欧洲一体化的“马车”上,通过建立货币联盟,逼德国放弃马克,加速创建单一货币欧元。从这一催化欧洲一体化跃进的行动中,完全可以看到“德国问题”这一幽灵还在作怪。
德国马克换成欧元的“货币换统一”的交易,既表示德国坚持欧洲一体化,信守做“欧洲的德国”的承诺;也是德国通过货币联盟战略强化自身“国际货币权利”的一次机会。德国马克诞生于1948年,借助国内经济复兴,到1973年就由一个弱币发展为超过英镑、仅次于美元的世界第二国际货币。其后,马克趁美元危机,通过创建欧洲货币体系,逐步主导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使德国马克在“去美元化”的欧洲货币体系中成为主导货币。在此基础上,为换取欧洲各国支持两德统一,德国再以放弃马克、共同创建区域单一货币欧元的方式,通过合法手段获得欧元区的国际货币权利,即按德国马克模式塑造欧元,使欧元在本质上成为一种放大的德国马克,使欧元区成为实质上德国化了的区域货币联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