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百年前旷野中的哭喊明清鼎革之际的无限悲凉 · 从文明的高度绝望跌落与自发性变革失之交臂现代起跑线上中国意外摔倒 · 苦闷和沉陷惨痛与刚烈——怅望华族这一历史性悲情 · 从青春叛逆的秦淮河畔到畊岩绝世的“遗民”群体 · 少年英杰儒冠豪侠——温寻远逝的精神人格 · “有一件材料说一分话”“当时事,当时语”——重返历史性的明亡时刻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解玺璋(文学评论家)
一部有迹可查的中国古代史,看似上下数千年,周而复始的朝代更迭,轮回再现的治盛衰亡,却每每在长则三五百载、短则一度寒暑的时间跨度内,展示出某种相似到令人心惊的单调节拍。这使历史的经验变得越来越容易被简化,也使历史的惰性显得越来越强大。或许,历史本来就有这么一种机械、乏味的动感。或许,这只是无数述史者机械劳动、重复修辞的一个虚幻的叙事效果。这点悬疑,在李洁非的"明史书系"中,被收缩到一个具体而微的典型样本上,进行了探察和求证。自1644年6月朱由崧于南京即皇帝位,到1645年5月这位弘光帝遭擒于皖,南明弘光朝在历史上的实际存在,直如长河上的一点飞沫般短促、轻忽、微细。但它从无到有、由始至终的过程和远近层叠的相关人事因由,经"史传叙事其表"、"思悟认知其理"的再现与开掘,确实表现出了一种如黑洞般强大的史实和史识的吸纳力。相似的历史画面背后总有迥异的成因,而迥异的成因也总能导致极相似的历史后果;横跨在庙堂和江湖之间的文人集团,对此虽然无力回天,却也难辞其咎。
——《中国作家网》新书推荐,李林荣
李洁非的《徐枋:绝代之隐》(《野哭》之一章),老到,深沉,好读。明清鼎革之际山崩地裂、国破家亡,以明朝遗民身份自认的一批读书人在绝望之中真正陷入了舍身取义的炼狱。洁非筚路蓝缕去伪存真,把有血有肉的舍身,超越胜败和时代的取义记录在案,留下难忘的警世恒言。
——著名作家 李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