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传播内容与渠道注重科学性与人性化
通过改变传播内容,利用人的认知特点,增加其科学性,可以有效提高传播效果。美国的公共反应系统(PRS)不但提供小语种,还专门为有听力障碍的人士提供特别服务。在德国建立的居民信息服务系统,通过手册、互联网、展览、热线电话等各种手段传播灾害信息。同时企业建立专业化志愿者队伍,大学建立宣教志愿者队伍,社区建立隐患排查志愿者队伍,全方位保证传播渠道的有效覆盖。由此可见,通过全方位的、科学的、人性化的传播内容与传播渠道,可以有效保证防灾减灾信息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四)信息报告体系和部门间协调是信息传播与共享的保证
政府在组织防灾减灾活动时,政府部门与科研机构之间的有效信息传播对提高救灾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俄罗斯,紧急状态总部下设危机控制中心,负责整理、分析每天来自各地区、各部门的信息,提出处理建议,视情况上报总统,并分送有关部门和地方。危机控制中心内设信息中心,建立了信息自动收集分析系统、指挥系统和全天候值班系统,2分钟内就可以将有关情况传至其他相关部门。在德国,政府部门设立抗灾减灾的专门机构,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组织协调抗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瑞士联邦政府为了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于1997年组织筹建了国家自然灾害管理委员会。该组织的成立除了有效协调各政府部门的工作外,还有利于统一安排防灾减灾领域中的科研工作,有助于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意大利非常重视通过信息技术促进信息传播,近年来尤其重视将最新的卫星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也用到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当中,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共享和指挥协调系统,确保各有关机构的信息共享。一、我国防灾减灾中的信息传播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全面提高国家和全社会的能力”的战略目标,199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规划实施后我国防灾减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具体表现为:灾害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灾害检测预警预报体系初步建成,减灾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体系基本形成,减灾科普宣传和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推进。然而,从传播学角度看,目前我国防灾减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我国防灾减灾中的信息传播效果尚不够理想。
(一)我国公众灾害意识不强
2004年“7·11”某地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之前,当地的有关预警是准确及时的,提前90分钟就发布了预警信息。公众完全可以利用该段时间有效地规避灾难。然而事实是当晚21时左右,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虽然接到乡干部的紧急撤离通知,但是并未引起充分重视,现场继续进行联欢活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