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美国女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5075156
  • 作      者:
    邵永灵, 万惠兰著
  • 出 版 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邵永灵,女,1966年出生,黑龙江人,1991年入伍。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国际关系博士学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指挥系一级教授,军事战略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大校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外宣专家,第二炮军控专家、情报专家,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卫视军事评论员,现主要从事军事战略、外军、国际关系研究。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欧洲》、《世界历史》、《史学月刊》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两部,教材4部,并参与多项军内外重大科研课题。代表作:《战争的句号》、《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海洋战国策》等。曾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获军队育才金奖一次。邵永灵是全军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有“军中之花”之称。
  
  万惠兰,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战略教研室副教授,军事战略专业博士,中央电视台《讲武堂》栏目主讲人,著有《大国地位》、《中国的周边形势与国家安全环境》等,曾荣立三等功1次,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员、教书育人标兵。
展开
内容介绍
  与其说战争因女性而变得阴柔,不如说女性因战争而更阳刚。当战争让女人走近,她们将不再是战场上点缀绿叶的鲜花、男人们驻足观看的风景,而是坚强的战士,真正的军人。美国女兵在战场上与男人一样出生入死,却要承受更多不为人知、难于启齿的磨难与艰辛。《美国女兵》将作为国内首部全景式披露美国女兵真实军营生活的作品出版面世。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战争需要女人
  有一部很有名的电影——《战争让女人走开》。仅看电影的名字,就有一股阳刚之气扑面而来,充满了男性的自信与力量,也带着对女人这个“弱者”的保护和怜爱。
  问题是,在现实当中,男性真的强大到足以垄断战争的地步了吗?事实上,战争非但没有让女人远离,反而让女人越走越近,最终成为国家战争机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某种程度上,美国女性的从军历程就是对战争需要女人的最好诠释。
  一、从“花木兰”到女军人美国的历史非常短暂,只有不到240年的时间,但是,在美国国家诞生之初,军队中就有了女性的身影。
  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兵出现18世纪70年代的北美独立战争期间,名叫黛博拉?桑普森,来自马萨诸塞州。不过,这位女兵也像中国的花木兰一样,女扮男装,以男儿的身份参军打仗。她化名为“罗伯特?舒尔特利夫”,在部队服役了三年,并且两次受伤。为了不让医生识破自己的女儿身,黛博拉在一次受伤后忍着巨痛自己将大腿上的子弹挖出来。
  女性以群体的身份正式成为美军的一部分是从1901年的美西战争开始的。那一年,美国第一支护理队伍作为陆军的附属成立。海军也紧随其后,于1908年成立了自己的护理队伍。
  但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以往的战争相比,一战(包括后来的二战)最大的不同恐怕就在于它的总体战性质。战争不再是少数职业化军队的事情,而是成为整个国家、全民族都要为之奋斗、牺牲的事业。
  女性,这个占据了国家一半人口的群体,显然已经不能再游离于战争之外,某种形式的加入在所难免。不仅是美国,整个欧洲国家都是如此,一战因此成为女性从军的里程碑。而且,女性在战争中的付出也产生了另一个意义深远的政治后果——战后,很多国家的女性都获得了选举权,而之前,选举权往往只局限于男性。这也充分说明,女性地位的每一步提升,都包含着巨大的牺牲和奉献。
  一战爆发后,美国并没有立即卷入战争,而是采取了观望的态度。但是,为了应对不测,国家已经开始着手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尤其是海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因此而产生了大量的文书和行政事务需求。1916年公布的美国海军后勤保障法,对于在军中勤务部门服役的征兵规定中并没有特别说明必须是男性,这一文字上有意无意的模糊为美国女性大举进入海军打开了方便之门。结果,美国海军在后勤部门征召了第一批女性水兵。除了出任勤务人员以外,其中的很多人还出任了电报操作员、电工、修理工、药剂师、摄影师、电话插线员、指纹专家、伪装设计员等工作,甚至鱼雷装配工这样的重体力劳动都有女性承担。1917年4月美国正式对德国宣战,随着大批美军登陆欧洲,女兵们的足迹也因此走出国门。
  据历史学家估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武装力量中服役的女性有11000名。当时在美军中服务的还有24000名护士,不过在1947年前她们还不具备军人身份。
  一战之后,女兵的数量增加到了34000名。但是,女性在军队中还只能承担一些边缘化的任务,也不能享受男性在军队中可以享受的待遇和晋升机会。男女平等在美军还是一个遥远的话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让更多的美国女性走入军营,发挥了远超过一战时期的作用。1941年11月,美国陆军组建了女子辅助军团,1942年,女性开始进行志愿者应急服务工作,海岸警卫队成立了女子后备军队伍,1943年,海军陆战队也成立了女子后备军。随着这些女子军团成立,女性开始享受“完全”的军事地位。战争期间,在美国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中服役的女性有360000名,她们的身影出现在海外的每一个战区,北非、意大利、法国、德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缅甸等地都留下了美国女兵的足迹。二战结束时,在美军1200万名官兵中,有将近28万名现役女军人。不过,当时的法律对女性从军还是做了严格的限制。按照规定,战争时期女性只能在完全由女性组成的保障部队中任职。
  二、美军的永久性一部分战后,大批女军人退出现役。但是,她们在战争中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并没有因此而被遗忘。没有付出就得不到尊重,美国女军人靠流血、流汗赢得了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最终带来对女性服役政策的重大调整。1948年6月1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武装力量女性组成一体化法案》。该法案规定,美国武装力量在和平时期也开始征招女性服役,女性是美国常规军和后备军中永久性的一部分。
  不过,这部法律离实现男女在军队中的真正平等还有非常大的距离,当中歧视性的条目比比皆是。例如,在军衔上,女军人可被授予中校及中校以下军衔。相比从前女性最高只能被授予少校军衔固然是个进步,但人为限制女性最高军衔也是不公平的表现;法案对女性在部队中的员额也做了限制:在武装力量中士兵、军士中女性的比例不得高于2%,军官中女性的比例不得高于10%;另外,法案还规定不得任命女性担任战斗机组的空勤人员、作战船只的海勤人员以及领导男性的职务。总之,1948年的《武装力量女性组成一体化法案》虽然提高了女性在军中的地位,但对女性发挥更大的作用仍做出了重重限制,女性仍被排除在军队的核心部门和岗位。
  二战之后,随着女权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对女性从军的歧视性规定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1967年,国会取消对女军人军衔和员额的限制,女性有权获得将军军衔。同一年,最高法院判定,为在军队中服务的女性的亲属提供福利。3年后,来自陆军护士队的安娜?梅?海斯成为美国首位女将军(准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打拼,美国女军人终于跻身将军的行列。现在,美国的女兵们也可以大声地说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与此同时,美国正深陷越南战争,在不断扩大对男性应招规模的同时,更多女性也开始进入军营,走上战场。1968年,有超过7000名女性以各种形式被派往了东南亚。到1973年,共有55000名女性在军队中服役,占到了全部现役人员的2.5%。由此可见,战争的需求是女性从军的最大推手。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战争需要女人
一、从“花木兰”到女军人
二、美军的永久性一部分
三、义务兵役制与女性从军
四、接踵而至的突破
五、是军人,也是女人

第二章 将星闪烁
一、女将军的诞生
二、从准将到少将
三、23年一颗星
四、触及“黄铜天花板”
五、第一位黑人女将军
六、美国女兵的将军之路

第三章 我的天空我做主
一、被遗忘的“黄蜂妈妈”
二、首批女战斗机飞行员
三、执行作战任务
四、“在清晨散步”
五、空前绝后的艾琳·柯林斯
六、英勇无畏的女飞行员
七、问鼎精英

第四章 军舰上的女掌门
一、从陆地到军舰
二、军营长大的“妈妈”舰长
三、巡洋舰女舰长的悲喜人生
四、航母战斗群的女指挥官

第五章 战争中的美国女兵
一、离别之痛
二、与危险和艰苦相伴
三、前所未有的伤亡
四、她们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五、无法言表的痛苦

第六章 《拯救杰西卡·林奇》
一、绝不抛弃任何一个战士
二、战争英雄横空出世
三、“传送带上制造”的英雄
四、普通女兵的传奇人生
五、生活还在继续

第七章 虐囚事件中的女军人
一、震惊世界的丑闻
二、一个“好孩子”的暴行
三、被解职的女准将
四、女人是最合适的“替罪羊”吗

第八章 军校女生
一、走近美国军校
二、女生上“西点”
三、“西点”女生风景线
四、海军学院和空军学院的女生
五、军校走出的女将军

第九章 性侵犯——美国女兵的难言之隐
一、女将军被性骚扰
二、屡禁不止的军中性侵犯
三、谁是战场上最可怕的敌人
四、军校也不是净土
五、无能为力,还是漠视纵容
六、女兵维权路在何方

第十章 女兵上潜艇
一、女性禁止入内
二、踹开最后一扇门
三、是男女平等还是无可奈何

第十一章 美国女兵:还有什么不能做
一、女兵的红线在哪里
二、突破在所难免
三、质疑和反对的声音
四、大势不可挡
美国女兵大事记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