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天字第一号的爱国诗人,南宋时代的陆放翁临死以前所作的《示儿》诗。生在他死后数百年的我们,读了以后,感动得满眼热泪要不禁地流下来。不过我们要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历代的诗人,实在是太多了,而忧时忧国的诗人,也很不乏其人,为什么独有陆放翁在行将离开人世,一切俱空的当儿,已将一切全都抛开,竟还对国家这样地念念不忘呢?这只要我们看他幼年和壮年时代所处的环境和时势,便可以找到答案了。
放翁名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在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他出世的第二年,金兵便攻破了汴都,把徽、钦二帝掳去,乘胜长驱,向南方打来。那时中国人的颠沛流离,只要看在这次抗日战争期间,我们沦陷区的同胞们,是怎样地颠连困苦,便可以想到当时的情形了。我们的诗人,便是这许多逃难者中间的一个。
他的祖父和父亲,本来都因为做官的关系,远离乡土,寄居在他方。不幸这时又遇着国家的大变,更是流离飘泊,不能安居。
等到高宗定都临安,大局略定,韩世忠和金人开战,打了几次胜仗,这时逃难的人们,才算有安身之地了。放翁就在这个时候,跟着他的父亲,回到故里山阴居住。
山阴离临安(今浙江杭州)不远,当时的所谓士大夫们,时常往来于陆家,和他的父亲谈天。每谈到国事,便义愤填膺,大骂起秦桧来。这时,放翁的年岁虽然还小,但因为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你想怎么会不受感动呢?
从他本人的个性来讲,他是一个有血性的男儿,是一个志气冲牛的堂堂大丈夫。在他年岁长大的时候,看到自己的祖国,被外族蹂躏欺侮。而当时的士大夫们,又个个都以和议为得计,只知偷安在临安,歌舞湖山,粉饰太平,有谁还知道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民族呢!以一个富有血性热爱祖国的人,看到那种腐化的情形,岂能不热血沸腾!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