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唐代工商业经济史研究有着丰厚的学术积累’似乎已没有多少未曾开垦的处女地。不过,若加以细心分析’不难发现尚存有薄弱环节。迄今对于唐代工商业经济的研究,选题似过于集中,大多在三个方面:一是揭示其发展的原因和基础,二是阐述其发展的水平和状况,三是论述其内部的生产关系情形,而对其所有制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方式、作用影响等重视得不够,对其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探讨也十分有限。陈衍德、杨权《唐代盐政》,冻国栋《唐代的商品经济与经营管理》之下篇《商品经济的经营管理形式》,魏明孔《隋唐手工业研究》之第二章《隋唐手工业的管理体制》,是迄今论述唐代工商业经营管理问题最为充分的成果。然而,限于篇幅和研讨范围,许多问题仍然没有展开,尚欠系统,有待深入。因此,换一个视角,从发展形态(或称“发展模式”)”的角度着眼,把经济政策与制度、管理体制、所有制结构、经营方式、作用影响等作为考察中心,对唐代工商业经济运行的机制、结构和方式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总结它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无疑是必要的。这既有着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么唐代工商业形态研究》,就是按此思路所做的初步尝试,而具体的探索又是以田昌五先生提出的中国封建帝制时代特有工商业形态论作为指导的。
经过长期的不断探索和反复思考,以《中国历史体系新论》o一书的出版为标志,田昌五先生提出了中国封建帝制时代社会发展的大循环论,指出循环发展是中国封建帝制时代社会特有的发展规律。具体而言,中国封建帝制时代的土地关系表现为三次大循环运动:第一次自战国时期的提封授田制始,至晋代的占田课田制止;第二次自北魏的均田制始,至宋代土地私有制全面确立止;第三次自辽金元时期土地国有制的反潮始,至清代土地私有制再次全面确立止。每一次的大循环运动,历时均约800年,共同表现出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不断转化的规律。土地关系的这种循环式运动规律以及三次运动所表现的极其相似的特征,又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阶级关系、民族关系甚至思想文化、政治事件等方面的相应运动及其相似性,致使整个社会也呈现出周期性循环发展的运动规律。而推动整个社会周期性循环发展的一个主要根源是中国封建帝制时代特有的工商业形态一一中国封建帝制时代的工商业在所有制结构组成、经营管理、利润流动和作用影响等方面均有自己的特征:在所有制结构组成上,中国封建帝制时代的工商业一直存在着官营国有工商业和民间私营工商业两种所有制形式,其中前者居于主要的和支配的地位,后者居于次要的和服从的地位,官私结构组成上极不平衡;在经营管理上,中国封建帝制时代的工商业主要地被封建帝制政府所直接经营管理、禁榷垄断和多重操纵控制,呈现出政治权力对工商业实施强烈干预操控的突出特点,民间私营工商业的生死存亡取决于封建帝制政府的政策和管理,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以被扭曲了的形式存在和运转,无法正常地和充分地发展;在利润流动和作用影响上,中国封建帝制时代官营国有工商业的利润绝大部分流人政府财政(国家财政和皇室财政),一部分流入土地经营和转化为高利贷资本,民间私营工商业的利润除消费掉一部分外,大部分流人土地买卖兼并以及转化为高利贷资本,官私工商业利润向产业资本转化和流动的份额均十分有限。工商业利润作为商业资本的一种,它的这种独特的流动转化方式,特别是向土地和高利贷资本的持续流动和转化,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制度的产生与壮大,加快了地权转移和集中的速度与程度,推进了封建帝制时代土地关系由国有向私有的不断转化,拉大了财富所有和占有上的贫富差距,加剧了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最终激起了农民大起义并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周期性循环发展。
唐代是中国封建帝制时代的一个典型历史时期,处在中国封建帝制时代社会周期性运动的第二个循环阶段。田昌五先生提出的中国封建帝制时代特有工商业形态的理论,从中国封建帝制时代工商业的整个发展历程中抽象概括而来,同样正确揭示了唐代工商业存在和发展的一般情形。
以下就唐代工商业的典型形态,简要论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