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闽第一江山”大庙山大庙山古称惠泽山,位于福州市台江区,闽江北岸。山上有一石碑,上刻:“全闽第一江山”。据传,石碑上的字原为大书法家米芾手迹。可惜年代久远,原碑湮灭,后一和尚摹刻米芾字,重立石碑,至今有三四百年了。古时,闽江水就在大庙山脚下奔腾,这从大庙山周围的地名多带“洋”、“洲”(如洋中、帮洲、义洲、汀洲、苍霞洲等)可见端倪。不过,这大庙山并不大,论面积不足6公顷,论高度不到40米,别说跟地广雄奇的武夷山比,就是跟林壑幽美的鼓山比,它也显得非常“袖珍”。
可为什么却被称为“全闽第一江山”呢?原来,称大庙山为“全闽第一江山”,既不在于它的地广雄奇,也不在于它的林壑幽美,而在于它在八闽大地上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
说起福州历史,不少人都会想起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的史实。无诸在什么地方受封呢?就在惠泽山(今大庙山)。
从昙石山文化遗迹可知,5000多年前,闽地就有原始先民活动。这先民便是土著民族——古闽族。无诸是越王勾践的后裔,其祖先原来生活在浙江一带,是越族人。战国中期,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越国被楚兵打败,越国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后裔与福建的闽族人融合,成为闽越人。
《史记‘东越列传》载,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各地纷纷响应,刘邦、项羽分别起兵于沛、吴。这时,无诸也带领闽越兵追随鄱阳令吴芮北上攻秦。秦朝灭亡后,项羽大兵人关,自立为西楚霸王,号令诸侯,论功行赏,但由于项羽世代是楚将,对越人有偏见,就不封立了大功的无诸为王。无诸只得返兵闽中。公元前205年,楚汉战争爆发,对项羽心中窝火的无诸再度率兵北上。帮助刘邦击败项羽。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因帮助刘邦灭秦击楚有功,汉王朝“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今福州)”。当时,刘邦遣使册封无诸为闽越王。为了迎接汉使臣,无诸在闽江边的一座山上建了个台,在台上正式接受册封为闽越王,于是,这座山就被称为惠泽山。
受封后,无诸在疮痍满目的闽越大地上开始了披荆斩棘、效法中原的艰苦创业。他仿效中原立城隍之制,在今福州市区北部冶山一带建造都城,名“冶城”,并积极吸收和推广中原先进技术一一开垦农田,兴修水利,积极生产;伐材治船,打造兵器,谋求发展。据史料记载,无诸治闽时,冶铁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铁器普遍应用在农业、手工业、军事及日常生活等方面。而质地坚硬、造型美观且富有地方特色的陶制品,如匏壶、双耳罐、三足盘、敛口钵等生活器皿,也十分盛行。在无诸精心经营下,闽越国政局稳定,人民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国势日益强盛,“甲卒不下数十万”(《汉书·严助传》),成为当时东南一强。无诸也因此成为闽越族历史上第一个卓著人物。无诸去世后,百姓为了纪念他,便在惠泽山上盖了一座大庙。这座庙古称镇闽王庙,又称武烈英护镇闽王庙,民间因其规模宏大,就叫它大王庙,久而久之,这惠泽山便被人叫成了大庙山。
无诸死后,长子郢继位。汉建元三年(前138年),在没有向汉王朝请示的情况下,郢发兵攻打北边的东瓯(今温州),3年后又进攻南边的南越,这可惹恼了汉王朝。汉武帝六年(前135年),汉帝兴师问罪。在大兵压境下,无诸的次子余善就和宰相、宗族们计议,杀掉郢向天子谢罪。为了使闽越内部互相牵制,汉武帝废了闽越王的称号,他立无诸之孙繇君丑为越繇王,同时又封余善为东越王。余善不满于在闽越境内两主并存的局面,就在元鼎六年(前111年)率军叛汉,刻了一个“武帝”的印玺自立为帝。自立为帝后,有一天,余善到惠泽山游玩,见山南的闽江水浩浩荡荡,滚滚东流,兴致勃发,挥竿垂钓,不料竞钓上来一尾白龙。余善欣喜若狂,便命工匠在山上筑了个钓龙台(《闽都记》卷14载:“钓龙台在惠泽山之南,相传余善钓白龙处,一名越王台”),借此制造自己是“真龙天子”的舆论。据说余善把白龙养在山顶的一眼井内,因此,该井称为龙井。后来有一天,庙里一个和尚在龙井汲水,当他用力往上拉绳提桶的时候,感到桶重异常,而这时,原先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翻腾,雷声滚动。和尚急忙使出全身的力气拉绳,终于,水桶被提上来了,可是,和尚发现桶里有一条粗大的铁链,正诧异问,桶里的铁链突然变成了一条白龙,“嗖”的腾空而去。此后,山顶便称为龙岭顶。
大庙山下有气势恢弘、源远流长的全闽第一江“闽江”,又有余善在此钓得白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如此,称之为“全闽第一江”并不为过;而它又是八闽大地上第一个被天子册封的“王”一一无诸的受封之“山”,“山不在高,有王则名”,如此,称之为“全闽第一山”也不过誉。
既然这大庙山有“全闽第一江”和“全闽第一山”,先人给它立碑,给它“全闽第一江山”的美誉,这大庙山自然当之无愧了。
自古以来,无数官员和文人墨客登临大庙山,凭吊怀古,留下不少诗句,如蔡襄的“空余古台石,肆砚尘沙外”;雅勒呼的“逐鹿兵还神器定,屠龙人去钓台空”;王恭的“野庙大江畔,潇潇树色寒”;郑阎的“无诸宫殿在江隈,千古登临怆不回”;杭济的“高台跛倚想英雄,今古茫茫感慨同”等。
镇闽王庙历代多次重修。直到清代,著名文学家俞樾还在感叹:“庙在山上,前殿祀王,后殿并祀夫人。夫人居左,而王右之,以汉制尚右也……其巅有榕荫山馆,凭栏俯视,海外帆樯,历历可数,亦壮观也。”可惜的是,该庙于1922年因失火被烧毁。翌年重修,又毁于1938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残垣颓瓦还随处可见。
大庙山现在尚存的遗迹除“全闽第一江山”石碑外,还有钓龙台、钓龙井、登高石、登高亭、达观亭等等。如今,大庙山闽越王遗迹地已成为福州第四中学的校址。莘莘学子的琅琅书声,取代了曾经的诵经祈祷声。徜徉在飘荡着古远气息的清雅校园中,人们脑屏上或许会油然涌现清人梁邦桂《钓龙台怀古》中的诗句:“……龙归潭外余空垒,燕绕台前自断云。今古废兴无限事,升平闲话旧时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