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项成功的案例试谈“创新方法”
师昌绪
两院院士、201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早上好!今天我为大家做一个报告。对于创新方法,我没什么理论,我想还是从几项成功的案例试谈“创新方法”。
第一,我先介绍一下本人的背景。我出生在河北省的一个四世同堂、诗书传家的大家庭,我离开家的时候,全家40口人和睦相处,养成我吃苦耐劳、团结忍让的性格,因此我的包容性比较强。从幼年到大学毕业,我成长于战乱时代,立下了强国之志,贯彻始终。留学美国7年后,积极参与回国的斗争,立志强国更为坚定。今年我91岁,应该退休了,但是我天天上班,中午不午休,开会不打盹。1955年回国后在沈阳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30多年来一直从事材料的研发、推广与应用方面的工作。因为我的理念是,既然是搞材料,材料是有应用目的的物质,因此必须得到应用,所以我从研发一直跟进到应用。当时从齐齐哈尔一直到广东,我走遍了国内所有的特钢厂,也从哈尔滨一直到株洲,走遍了所有航空发动机厂,使得所有研发的材料都达到了批量生产和应用。
1985年被调到北京以后,屡换工作岗位,做了很多岗位以外的工作,不是出于爱好而是为了强国。这里值得说的第一个岗位是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在我已经80岁的时候,担任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理事长,直到现在我还是名誉理事长。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发展很快,财政部给予充分肯定,科技部更是肯定,已经做到在京原部属的图书馆整个联网,采购外国杂志不重复,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岗位。
第二个岗位是2005年我提出成立一个资深院士联谊会,院士80岁以后都叫资深院士,他们的工作都减少了,但是资深院士都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因此他们有很多的经历,特别是当资深院士以后没有本单位的利益,因此可以讲实话。本来这两个院应该联合,但是遗憾的是各搞各的,所以我成立了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三年前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就三农问题,讨论了两年,因为我们开发西北,三农问题很严重。去年年初我们又研究了教育规划纲要,并递交给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做了非常肯定的批示。我们确确实实地不是光讨论,而是调研。我们摆脱了本部门的志愿,而是自发的,所以资深院士联谊会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