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童年与儿童教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1990900
  • 作      者:
    王喜海著
  • 出 版 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喜海,教育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儿童教育哲学、学前课程与教学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童年与儿童教育》是主张儿童中心、儿童本位的。作者以为这是中国的儿童教育、基础教育应当坚守的学术立场和学术方向。这种立场和方向曾被视为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而在中国“批倒批臭”,目前依然有许多学者感到多多少少地难以接受。究其原因,一是这种立场在30多年前的那个时代曾被批倒批臭、余臭未灭,这既见之于大批学术文献,也在许多学者的心灵深处铭刻下印痕;二是——也许是更根本的原因——儿童本位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盲点,尽管中国古代有文献可用以支持儿童本位的学术立场。在这种学术背景里,作者的这部著作赞同并坚守儿童中心、儿童本位,这是难能可贵的。
展开
精彩书摘
  综上所述,近年来儿童上兴趣班的基本特点为:一是上兴趣班现象非常普遍,多数城市儿童都上了兴趣班;二是儿童上兴趣班起始时间较早,绝大多数儿童在3-5岁就上了兴趣班,且为此所花时间和金钱不菲;三是儿童通过多种途径上兴趣班,所在幼儿园、私立或公办的培训机构、指导教师家都是儿童上兴趣班的场所;四是多数家长能够根据子女兴趣为他们选择兴趣班,但部分家长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为子女选择兴趣班,且抱有明确的功利性目的;五是家长为子女选择的兴趣班主要集中于能够培养子女艺术技能或实用技能的兴趣班;六是家长比较认可子女在兴趣班的学习效果,但总体来看,对于兴趣班的教学效果目前还没有进行行之有效的考核。
  三、当前主要童年问题聚焦
  聚焦以上种种事实和问题,可以发现当前儿童的童年生活所存在的问题。
  (一)儿童的自然生活正在遭受扭曲
  一旦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儿童的自然生活就可能遭受到人为的扭曲。这种扭曲,浅层表现是儿童的自然生活被“制度化”。无论哪家幼儿园,都有一份时间段切割分明的“一日生活时间表”,入园、早餐、早操、教学、午餐、午睡、游戏、晚餐、离园等各类活动都被分别放置在相应的时间段进行。在童年早期,儿童生活、儿童游戏、儿童学习相互交融的状态不再存在,三者之间出现了明晰的分界。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被赋予不同的功能,亦被分别对待,尤其是学习活动,受到格外重视。这种扭曲,深层表现是“生活”和“教育”的隔离。从“生活即教育”的观点看,儿童过什么样的生活即受什么样的教育,这意味着“生活”本身就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一个媒介。但在幼儿园教育中,为了达成某种教育目标,教师必须对“生活”加以改造,使其成为更为明确的“教育”手段。所以,如何吃饭、如何穿衣、如何午睡、如何进行户外活动,教师都设定了各种要求(被称为“常规”)。我们看到《看上去很美》中那些儿童被教师要求早晨集体排便、进餐时“加饭举右手,手掌伸直;加汤举左手,握成拳头”,外出活动时全体手拉一根绳子等情形,即为这种做法的表现。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童年
第一章 童年是什么
一、对“童年是什么”的追问
二、对“怎样认识童年”的思考
第二章 童年:作为生命阶段
一、童年怎样产生——从人的进化过程考察童年的起源
二、童年为何存在——从人的进化过程思考童年的价值
第三章 童年:作为儿童世界
一、从人类的童年体验出发认识儿童世界
二、“乌有岛”与“新月国”——儿童世界的素描
三、儿童生活、儿童游戏、儿童学习相互交叠的立体网络——儿童世界的深描

第二部分 童年危机
第四章 我国童年危机的一些征兆
一、幼儿园:可能成为儿童的“失乐园
二、家庭:可能成为培养标准化成人的“教育作坊”
三、早教机构和学校:可能成为培养“天才神童”的“教育流水线”
第五章 我国童年危机的主要问题
一、两部影视作品引发的对童年问题的思考
二、当前儿童童年现状调查
三、当前主要童年问题聚焦
第六章 我国童年危机的发生机制
一、根本症结:儿童被异化为“小大人”
二、深层诱因:错位的教育目的——“生存教育”
三、表层机理:不当的教养方式——“课程化成长”

第三部分 儿童教育
第七章 儿童教育应该向童年回归
一、现状:儿童教育与童年背离
二、转向:儿童教育向童年回归
第八章 儿童教育向童年回归的理论构想
一、儿童教育背离童年的主要原因
二、儿童教育向童年回归的基本立场
三、儿童教育向童年回归的基本原则
第九章 儿童教育向童年回归的实践构想
一、儿童教育背离童年的现实基础
二、儿童教育回归童年的可能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