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市场的昨天与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55390
  • 作      者:
    秦晖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有人曾归纳说:80年代谈“主义”,90年代谈“问题”,是改革时期人文知识界的两大阶段。80年代“文化热”、“新启蒙”、西学东渐、思潮迭起,知识界盛行标新立异,理论思维活跃。而90年代气氛骤变,知识界回到了“乾嘉时代”,多谈问题少谈主义成为时尚,而且“问题”也日益高雅化,国学、“后学”与官厅经济学成为三大潮流。秦晖则认为任何一元化的价值判断都是可疑的,“先洋人之忧而忧,后古人之乐而乐”也许并无什么坏处,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关怀也并不那么可笑;与古人对话、与洋人对话和与“上头”对话都没有什么不好,但与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缺少一种沟通也不是什么可炫耀的事。对80~90年代的学风、士风之变化,正如对这一时期世风、政风之变化一样,要下结论怕还为时过早。本书所收之文便在经济社会史的大框架下触及了古今中外。
展开
作者简介
  秦晖,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是当代中国有影响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他是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客座研究员,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民史研究会理事,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
展开
内容介绍
  《市场的昨天与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收录了作者讨论商品经济、市场理性和社会公正的二十篇论文。他在自序中称,这二十篇文章大致反映了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期的学术与心路里程。他坦言,这个旅程是从八十年代的问题研究到九十年代的主义议论的过程。这二十篇文章构成了秦晖自己所云“问题—主义—问题认识”循环中的一环,而贯穿其中的是对自由的价值关怀。秦晖先生将这二十篇文章置于三个标题之下,即“古典商品经济与古代社会”、“市场理性如何实现”和“市场、改革与公正”。第一部分的七篇文章是研究问题的成果,讨论的主要对象是汉代的商品经济。表面上看来,它们与自由无关,实则在严谨的学术叙述之下,秦晖先生在字里行间隐藏着他的终极关怀。第二和第三部分的文章是所谓的“主义”部分,直接围绕着自由和公正展开。除自序中的扼要心路介绍之外,作者并没有安排一篇统领全书的文章,解读其思想的任务因而留给了读者。
展开
精彩书摘
  唐代不存在所谓“金融市场”,更没有出现什么“世界最早的”银行。这当然无损于唐文明的历史地位。没有发达的市场枢纽并不妨碍庞大的宫堡型城市崛起于专制集权的土壤上;没有有效率的工场手工业照样可以在工奴制下的官办作坊中生产出就当时工艺水平而言完全可以称得上“高精尖”的产品;没有活跃的商品流通却完全可以在超经济强制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劳务和产品的集散。  一个世纪以来,“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之谜一直吸引着许多研究者。有人把它归之于统治者的镇压,然而麦卡锡式的镇压能有梯也尔、斯托雷平乃至希特勒厉害吗?有人把它归之于对殖民地的海外掠夺能相对减轻国内矛盾,然而美国历史上曾经拥有的殖民地能与西、葡、荷、英、法等西方主要殖民国家相比吗?有人把它归之于文化传统,归之于“英美经验主义”与“欧陆理性主义”对保守与激进的不同作用,然而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有何不同于欧洲的“传统”可言?同在“英美经验主义”背景下,英国工党与美国社会党的不同命运又怎么解释?有人强调新大陆机会多,劳动者到处有出路,然而拉丁美洲也是新大陆,左派运动不也强大得很?还有人强调罗斯福式的改良对社会主义倾向的消解与替代,然而罗斯福的福利主义能与欧洲“社会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吗?更何况罗斯福以前“美国为何没有社会主义”的问题早已存在?  改革的速度是快些还是慢些,一步到位还是步步为营,这固然是个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摆脱旧体制的束缚与失去旧体制的“保护”应当同步,不能允许有的人摆脱了束缚却仍享受着保护,有的人失去了保护却仍受到束缚;前者垄断着机会,后者承担着风险,前者享受“成果”而后者付出代价。  ……
展开
目录
自序

古典商品经济与古代社会

汉金新论

汉代的古典借贷关系

关于西汉五铢钱的流通数额问题

唐代柜坊为“金融机构”说质疑——兼论封建后期金融市场的形成机制问题

汉唐商品经济比较研究

古典租佃制初探——汉代与罗马租佃制度比较研究

郫县残碑与汉代蜀地农村社会

“市场理性”如何实现

历史与现实中农业市场的价格—供给反应——关于“农民理性”的经济史考察

公平竞争与社会主义——“桑巴特问题”引发的讨论

寓平等于自由之中 ——评李普塞特《美国例外论》

“恰亚诺夫主义”:成就与质疑——评A?B?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

相克亦相生——关于“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