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公有制道路的理论基础、历史检验和现实保障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26280
  • 作      者:
    李济广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济广,1954年11月生,辽宁凌源人,现为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理事、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政治经济学、金融学、企业治理、体制改革、科技政策和收入分配等。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统计研究》、《江汉论坛》、《学术论坛》、《河北学刊》、《中州学刊》、《东岳沦丛》、《贵州社会科学》、《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国科技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近几年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8篇,1篇为《新华文摘》摘登,独著专著3部。获辽宁省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江苏省精品教材奖。曾获辽宁省优秀教师称号、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入选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批判与创新》。
展开
内容介绍
  《公有制道路的理论基础、历史检验和现实保障》对劳动价值论做了更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原意的阐述,论证了与劳动价值论相辅相成的劳动财富论,并把这两个基本原理以及作为劳动价值论必然展开的剩余价值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主张和经典马克思主义最终结论公有制更明晰地联系起来;对经济方式尤其是交换方式和经济危机原理以及相应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弊端和灭亡的必然性做了更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原意的分析。
  《公有制道路的理论基础、历史检验和现实保障》对社会主义公有制事业的长期性和曲折性进行了内在因素和内在矛盾的分析;综合了学术界研究精华,并融进新的观点、新的实证材料和新的研究方法,将一些非本论题材料引入本问题,通过有机整合形成了论证公有制高效率论的更全面、更科学、更抓住关键的理论体系;进一步论证了公有制经济是通向人类福利最大化的最佳途径。
  《公有制道路的理论基础、历史检验和现实保障》对诸多与公有制有或隐或显关系的理论范畴进行的科学透视,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所有制、个人所有制、公平、公共产品、公共财政等重要概念做出了新的分析,提出经济改革须以公有制主体为约束条件的观点及其具体要求,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控制论。
  本书对现行公有制经济的体制弊端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对公有制经济监管民主改革论从新的理论角度、运用新的资料进行了论证,针对搞好公有制经济的关键性途径做出了系列对策创新。
展开
精彩书摘
  其实,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的观念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共产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历来认为就是公有制。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从《共产主义原理》开始,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谈到建立公有制和实现共产主义(不和社会主义社会相区分)带来的主要结果,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和我们的奋斗目标。在这些特点中,他们从未把按需分配作为其中一条,就是在马克思论述按需分配之后,也是如此,他们对共产主义大目标的描述是:阶级和剥削的消灭、生产的计划性、生产目的是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生产力的大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他们之所以不强调分配问题,因为他们认为分配方式从根本上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并依生产力的水平、生产方式及交换的方式的变化为转移,并且分配方式这种具体的东西不断变化,所以不必在分配方面规定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马克思关于按需分配的思想是1875年在《哥达纲领批判》——这是一篇未准备发表的内部通信——中提出来的。在那里,马克思并不是在其他场合那样预见共产主义特征时做出这个论述的,马克思没有把按需分配说成是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正如马克思谈到的,他是为了批判把“平等的权利”、“公平的分配”等陈词滥调作为教条重新强加于党,反对歪曲花费了很大的力量才灌输给党并在党内扎了根的现实主义观点才谈分配问题的,认为“把所谓分配问题看作事务的本质并重点放在它上面,那也是根本错误的”,反对“把社会主义描写为主要在分配上兜圈子”。同时,马克思也没有把按需分配作为一种必然性提出来,只是为了批判“公平的分配”才说“只有”在与共产主义初级阶段有很多不同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社会“才能”在自己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马克思、恩格斯怎样论证公有制
第一章 劳动价值论与公有制
第一节 商品价值论分歧的认识根源
第二节 价值由劳动形成的根本原因
第三节 价值量决定过程中的需求与效用因素
第四节 劳动价值论与公有制
第二章 劳动财富论与公有制
第一节 生产资料不是使用价值或财富的源泉
第二节 劳动是财富的唯一创造者
第三节 非劳动生产要素是价值与使用价值创造的条件
第四节 财富创造与财产公有制度
第三章 经济方式论与公有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生产条件和交换条件范畴
第二节 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含义和内容
第三节 经济方式与社会形态更替及公有制的历史要求
第四章 经济危机论与公有制
第一节 资本主义压制生产并引起经济危机的基本原因
第二节 经济危机及资本主义的根本弊端与“比例失调”
第三节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主要效率差异
第四节 公有制要求与计划性要求

第二篇 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
第五章 “两个必然”历史过程的再认识
第一节 公有制与现代资本主义的演变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事业的复杂性质与内在矛盾
第三节 关于共产主义大目标
第六章 公有制经济是高效率的经济
第一节 充分认识影响国有经济效益的客观原因和体制原因
第二节 充分认识公有制经济的高效率
第三节 正确认识国企转制中的腐败和不公
第七章 公有制是最和谐的社会制度
第一节 所有制与基本经济利益关系
第二节 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与利益关系
第三节 我国的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与经济利益关系
第八章 西方金融危机:公有制的新注解
第一节 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第二节 金融经济危机的教训与公有化经济金融体制

第三篇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理论辨析
第九章 澄清改革方向的理论误导
第一节 社会主义内涵、社会主义本质与公有制
第二节 改革方向与公有制
第三节 股份制改革与公有制
第四节 反“垄断”与公有制
第五节 社会主义国家职能与公有制
第六节 抵制“资本主义思潮”与公有制
……

第四篇 怎样搞好公有制经济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