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照血液逸出机制分类
按照血液逸出机制可分为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血。
1.破裂性出血主要指心脏或者血管壁的破裂,包括各种创伤导致的血管壁机械性损伤:刀枪伤、车祸伤等。
血管或心脏病变:室壁瘤、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粥样硬化破裂出血等。
血管周围病变侵蚀血管:各种恶性肿瘤侵犯血管、消化道溃疡累及血管、结核病变累及肺血管等。
静脉破裂出血: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软组织损伤所致出血等。
2.漏出性出血是指由于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静脉通透性增高,血液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受损的基底膜漏出血管外,包括由于缺氧、感染、中毒等因子的损害引起的血管壁的损害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内广泛性肿瘤转移、放化疗等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以及血友病、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或肝脏疾患导致的凝血因子缺乏等原因。
(二)按照出血部位分类
按照出血部位可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
1.内出血可见于体内任何部位,积聚于体腔内的出血称体腔积血,如心包、胸腔、腹腔、关节腔积血等。局限于组织内的大量出血,称为血肿(hematoma),如:皮下、腹膜后、硬脑膜下血肿等。
2.外出血指出血经人体自然管道直接排出体外。消化系统出血经口腔呕出称呕血;随大便排出,称便血;呼吸系统出血经口腔咳出称咯血;泌尿系统出血随尿液排出称血尿等。
二、急症出血的分类
(一)按照出血原因分类
1.创伤性出血各种创伤导致的血液从伤口流向体外(外出血)或者组织、脏器、体腔内(内出血)。外出血常见于刀割伤、刺伤、枪弹伤和辗压伤;内出血常见于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肝破裂、脾破裂或者肾破裂出血等。
2.医源性出血指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由于正常操作中不可避免或者措施不当而造成的出血。如肾穿刺活检术后穿刺点出血、肝肿瘤射频消融术后针道出血、各种腹腔脏器外科术后导致的腹腔内出血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