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民歌
锡伯族民歌锡伯语称“伊尔根舞春”,流传于新疆和东北锡伯族地区,2008年被列入新疆县级、地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民间文学类别。
锡伯族能歌善舞,创造并留存大量民歌,其内容广泛,种类繁多,家喻户晓,成为民间的一个重要文化娱乐形式。几乎所有的锡伯族人都会演唱民歌,凡是喜庆的场合都能听到即兴演唱的民歌。锡伯族的民歌源自于其先民古代鲜卑的民歌传统,至后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数量众多的民歌出现,从时间划分上可以分为古代鲜卑民歌、清代前期的民歌、清代后期的民歌、中华民国时期的民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新民歌等;从内容上可分为古代鲜卑民歌、原始渔猎歌、萨满歌、叙事歌、田野歌(情歌)、习俗歌、劝导歌、格言歌、儿歌和新民歌等。流传在东北地区锡伯族中的民歌,是锡伯族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且不同程度地保留着本民族传统民歌的风格。东北的锡伯族民歌有在劳动时唱的劳动号子和婚礼歌等多种,这些歌曲多为即兴编唱,曲调风格古朴。东北大秧歌是在东北古代各族民歌、歌舞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以扭(歌舞)、唱、逗、耍(杂技)、扮(扮相)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因“二人转”在形成的初期被称为“小秧歌”,故称这种形式为“大秧歌”。大秧歌的歌舞部分有“大场”和“小场”的区别。大场是众人一起表演的形式,舞姿豪爽活泼;小场则是少数人表演的歌舞、小戏或杂技式的“绝活”。秧歌的伴奏最初只用打击乐器,在清代中期加进了唢呐,形成了用吹打乐伴奏的形式。常用锣鼓牌子有《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起鼓》《行鼓》《煞鼓》《点鞭》《拴马》《取水》《下马》等,唢呐牌子有《句句双》《满堂红》《柳青娘》《大姑娘美》《五匹马》《小磨房》等。二人转是在东北广为流传的集歌舞和说唱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有“单”(单出头)、“双”(二人转)、“群”(群唱、群舞)、戏(拉场戏)等不同的表演方式。早期由两个男演员表演,大约在1910年前后出现女演员。演员手持彩绢、扇子、花棍、灯碗、大板等道具表演,用唢呐、锣鼓等乐器伴奏。二人转讲究唱、做、说、舞四功,其音乐部分包括100多个不同的曲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