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辩证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15411
  • 作      者:
    李志勤,毛建儒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辩证法》共分四个部分:宗教与科学技术、中国文化与科学技术、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技术、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在这四部分中,有很多创新点和闪光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明确指出宗教是一种文化,并进行了论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宗教被认为是一种迷信。这种观点直到现在仍很流行。对宗教是文化论证,有利于恢复宗教的本来面目,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二是对科学与神秘主义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通过这种分析,既指出了科学与神秘主义的对立,也指出了神秘主义在科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三是对古希腊神话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这种研究表明:古希腊科学技术发展的深刻根源,在它的神话之中。这是一种创新、是一种开拓性的研究。四是对中国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中国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文化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文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辩证法》的作者另辟蹊径:他们首先分析了中国文化的特征,然后根据这种特征来确定中国文化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他们还认为这种作用是动态的,即不断变化的。五是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对自然观的问题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一种新的自然观——生态自然观。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自然观的继承,但它又不同于辩证自然观,因为它是建立在最新的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六,神秘主义在非理性问题上给科学以启示,甚至给科学以指导。神秘主义为什么“神秘”,就是因为它的非理性色彩、特别是它的非理性狂热。非理性表现在认识上就是强调或突出想象、直觉、灵感、顿悟。在非理性看来,要与神或上帝勾通,就需依赖上述形式;要获得真理或真知,也需依赖上述形式。但上述形式既无逻辑可循、又无确定性可言,因此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这就是神秘主义之所以神秘的原因。
  科学与神秘主义相反,它往往被理解为理性的化身。科学的理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所依赖的原则是理性的。一般地说,科学家都承认有一个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外部世界,这个外部世界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尽管存在着关于这个外部世界的不可知论的观点,但大多数科学家还是认为这个外部世界是可知的,至少它的现象是可知的。二是科学发现的过程是理性的。这就是说,科学发现遵循一定的程序。培根的归纳法就是这样的程序。培根认为,只要记录下一切可以得到的事实,进行了一切可能进行的观察和一切可行的实验,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应用他的归纳法(三表法)得出有关现象的规则。具体地说就是:首先要把有关某一现象所有“正面事例”,即出现这一现象的事例列举出来。譬如说,在考察热的性质时,太阳光和火焰等就是这样的事例。其次,还需要把“反面事例”,即不存在这一现象的事例列举出来,譬如说热不存在于月光、空气、水等里面。最后,要注意到“程度的比较”,如由于运动强弱而动物身上产生的不同程度的热和由于摩擦程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程度的热等等。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宗教与科学技术
一 论宗教真理
二 论宗教是一种文化
三 论科学与神秘主义的对立
四 论神秘主义在科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五 论古希腊神话对科学的影响
六 论古希腊神话对技术的影响

第二部分 中国文化与科学技术
一 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二 论中国科学精神的特征
三 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缺陷及其根源
四 论中国学术研究之弊端及解决的途径

第三部分 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技术
一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观的转变
二 论文明对待自然的基本原则
三 论自然的“复活”
四 论自然的目的性
五 论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

第四部分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
一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工具理性
二 马尔库塞的批判哲学
三 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理论
四 芬伯格的技术辩证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