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政府:笼子里的利维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0686536
  • 作      者:
    聂智琪著
  • 出 版 社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西方人文精神·政府:笼子里的利维坦》有意摒弃纯学术式的写法,试图深入浅出地阐释与政府相关的核心理念。讲故事,谈现实,打比方,目的只在于让更多的普通大众理解看似抽象晦涩实则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的政治理念,丰富我们的公民常识。
展开
作者简介
    聂智琪,男,1979年4月出生于江西。2007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与当代中国政治。主要学术成果有:译著《审议民主》(合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专著《民主是不可能的?——社会选择视野下的民主理论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出),编译作品《代表理论:问题与挑战》(即出)。此外在《开放时代》、《二十一世纪》(香港)、《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浙江学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西方人文精神·政府:笼子里的利维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讲述政府是什么,包括衙门与服务生、党政是两家等;第二章讲述政府从何而来,包括上帝的造物、一个遥远的契约和官匪本一家;第三章讲述凭什么服从政府;第四章为“政府:一种必要的恶”;第五章讲述分权政府;第六章为有限政府,包括以社会制约权力、政府: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和从“统治”到“治理”。
展开
精彩书摘
    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组织,政党的特征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政党代表的是某些特定群体的利益,其本身也是由社会的一部分组成。“政党”一词对应于英文的“party”,而“party”有“part”(部分)的含义,也就是政党本身不可能等同于全体。二是政党的目标是通过获取政府权力来实现。如果一个组织只是试图影响政府的决策而不希望亲自掌握权力,它就是利益集团。政党的政治抱负显然要大多了。理论上任何一个政党都希冀通过获取政府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主张。但是不同类型的政党掌握政府权力的方式是不同的。西方国家的政党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合法的竞争性选举来获取政府的权力,但是有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在引进政党这一组织形态以实现对大众的有效动员的同时,倾向于在现有体制外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与前者被称为“宪政党”相对比,后者往往被冠之以“革命党”的称呼。 
    政党在获取政府权力的方式上的上述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党与政府的关系模式。在西方,政党是在既有的宪政框架下慢慢孕育出来的,习惯了通过竞争式选举轮流执政,而且对于政党而言,是先有政府、后有自己,政党不具备超越于政府之上的威望,因此西方国家的政府与政党之间的界限比较清晰,实现了党政分开。政府的组建通过多个政党的竞争选举来实现,也被视为理所当然。即使某个政党通过选举上台了,也不意味着拥有了对政府的完全掌控。表现如下:首先,执政党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其政策和纲领需要通过合法的程序方能转化为政府的决策;其次,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下执政党未必能实现对所有政府部门的掌控;再次,在实行地方分权的体制下,中央层面的执政党不能对地方政府发号施令;最后,有时政府本身就是多党联合执政,单一政党要实现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更是不可能的。 
    与西方国家相比,在革命党推翻原来的政府组建新政权的国家,政党本没有竞争选举的经验,且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铁一样的纪律,正如列宁所说的“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导致政党倾向于集权式的运作方式。再者新政府乃由政党所创建,故政党往往被视为政府之母,显然这样会导致执政党的威望常在政府之上,党也经常被置于政府之前,进而形成与西方多党制政府不同的党政关系模式。
    ……
展开
目录
总序 文化融合视野下的西方观念 
序言 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 
第一章 政府是什么 
第一节 衙门与服务生 
第二节 政府需要“爱”吗 
第三节 党政是两家 

第二章 政府从何而来 
第一节 上帝的造物 
第二节 一个遥远的契约 
第三节 官匪本一家? 

第三章 凭什么服从政府 
第一节 合法性:政府的命门 
第二节 合法性的类型 
第三节 民主与宪政:现代政府的合法性来源 

第四章 政府:一种必要的恶 
第一节 政府是必需的吗 
第二节 政府是一种恶 

第五章 分权政府 
第一节 “三权分立”:用野心对抗野心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分权 

第六章 有限政府 
第一节 以社会制约权力 
第二节 政府: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 
第三节 从“统治”到“治理” 
注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