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我认同。“人是自我的”,那么,“自我”究竟是如何界定的?如何认同“自我”?这个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1)自我
“自我”有着复杂的、繁琐的概念体系,但是,它的确定或者说认同实际上远比这个概念体系更为复杂。非我、他我、内我、隐我、类我这些形形色色的“我”,是确定自我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在这些不同的“我”之后,我们终于到了另外一个境界--自我认同,这是解决“我是谁?”问题的关键之所在。而“我是谁?”当然不是最终的追求,对自我的认同的最后功能指向却是另一个词汇--自我实现。
英国著名理论家C.H.库利(C.H.Cooley)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着手,从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上理解自我概念,认为自我和社会的概念相互联系,难以分割,这就是著名的“镜像自我”的概念。库利认为,自我知觉的内容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这面镜子而获得。通过这面镜子,一个人扮演着他人的角色,并回头看自己。这就是说,自我概念是他人判断的反映。这里强调的是我对自己的看法反映着他人对我的看法。由此推导,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多半是在与“重要他人”(如父母、兄弟姐妹、其他亲属、邻居、亲朋好友、老师和同学,关于价值观的社会影响即主要来自于这些“重要他人”)的交往中通过“镜像自我”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G.H.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他称之为“符号相互作用论”,特别重视社会反馈的价值①。他我,实际上是作为参照而存在的,无论是真实的他者,还是“镜子“,都是建构“自我”的重要工具。这种认识与马克思的“彼得与保罗”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1895年,弗洛伊德首次从心理学意义上提出了“自我”的概念,但未有详细阐释。1923年,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弗洛伊德较为明确地对“自我”进行阐述,“自我就是本我的那一部分,即通过知觉--意识的媒介已被外部世界的直接影响所改变的那一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是表面--分化(surface-differentiation)的一种扩展”①。当本我的要求与现实相抵触而不能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了自我。自我正是一个人出生之后,幼儿时代通过父母的训练和与外界打交道而形成的人格的一方面,与社会相适应、按照逻辑行事是本我和外界的中介。自我在坚持本我冲动之实现的前提下,不让本我和外界规范发生冲突,按照现实原则,压抑本我的冲动和欲望,保存自我;同时,也尽量升华本我,在社会价值框架内压抑盲目,符合社会规范。自我控制着本我与超我,并且为了整个人格的实现,联系外部世界,调解内外。
与弗洛伊德的观点相似,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Jung)认为,人格是由自我(ego)、个体无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和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三个分离,但是相互作用的系统构成的。自我是意识的核心,它是我们意识到的一切东西,如思想、情感、记忆和知觉等。它的职责是使日常生活机能运转正常,对我们的同一性感和延续感间的协调负有责任。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现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论家、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则系统地修正了弗洛伊德的关于“自我”的理论,创立了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认为“自我”是人格中一个有力的、独立的力量,不再是本我和超我压迫的产物,它不依存于本我,具有自己的需要、机能和目标。埃里克森假设“自我”在出生时即已存在,“自我”是独立的,免于内在冲突(冲突来自于个体与社会之间)。他把自我看作一种心理过程,它包含着人的意识活动,是可以加以控制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