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如何生活?”阅读柏拉图、康德、席勒、尼呆、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德里达等大师的作品便会发现他们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指向了一个关键词——“游戏”,尽管哲学家们走出洞穴的路径不同,因此他们的“游戏”看起来也大不相同,甚至互相“拆解”。
柏拉图把城邦生活看做是一场游戏,是神为这个游戏制定了法则,为城邦生活的正义奠定了根基。康德和席勒则把“游戏”拉回到主体之上,它只不过是审美的另一种称谓。尼采试图解构柏拉图——基督教的思考路径,他要将生命从过于沉重而又散发着腐败气味的道德说教中解救出来,将生命还原为清白无辜的游戏。海德格尔以解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名义(实则构建了一种浪漫主义的新神话),向世人展演了“天地神人”的“四方游戏”。伽达默尔为了克服近代思想的那种封闭的“主体性”而鼓吹“理解一对话游戏”。德里达则一直繁忙地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新老神话作抗争,进行“解构游戏”。各种“游戏”互有差异,但又都试图完成对“虚无主义”的超越。
《“游戏”的哲学:从赫拉克利特到德里达》对上述各位大师作品的解读是以“游戏”之名进行的,其目的就是探究这些看起来各不相同的“游戏”到底存在着何种差异?又存在着何种关联?
柏拉图、康德、席勒、尼采、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德里达等大师的作品便是《“游戏”的哲学:从赫拉克利特到德里达》所要解读的对象。本书由付立峰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