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新世 1854年,贝利希在德国发现早于中新世、晚于始新世的沉积物,从而提出渐新世(3600万~2300万年前)。当时特提斯海周围热带植物繁茂,德国的大部分地区温暖潮湿,因此,形成大规模的褐煤。在渐新世时海生动物有孔虫和货币虫占统治地位,陆生无脊椎动物多种多样。在波罗的海地区有许多昆虫,如蝴蝶、蜜蜂、蚂蚁和蜘蛛。陆生脊椎动物也各种各样,分布于北美、欧洲、非洲和亚洲。
中新世 中新世(2300万~500万年前)是英国C.莱伊尔于1833年命名的,其中软体动物现生种的含量为18%。根据哺乳动物的状况,早中新世是残存的、高度特化的早第三纪分子和少量晚第三纪分子的时期;中新世是安琪马动物群时期,长鼻目自非洲、安琪马自北美迁入欧亚大陆形成全新的动物群;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为三趾马动物群时期,三趾马从北美迁入,草原型动物大量出现。中新世时植物界的地理分区已比较明显。在中国可分成4 个区:华北区、华东沿海区、西藏高原区和西北区。哺乳动物的分区不明显。
上新世 上新世从距今530万年开始,距今180万年结束,上新世是英国莱伊尔于1833年命名的。上新世时气候开始变冷变干,四季比此前的中新世分明,有点像今天的气候。上新世开始前后南极洲开始被冰雪覆盖,中纬度的冰川在上新世末期前也已发展,北冰洋的冰层形成。上新世末南极洲已经终年被冰雪覆盖。
上新世时大陆板块继续向它们今天的位置移动,上新世初它们离今天的位置约为250千米,上新世末它们离今天的位置约70千米。南美洲与北美洲通过巴拿马地峡连接到一起,导致南美洲的有袋目动物几乎灭绝。巴拿马地峡的形成对地球的气候有很大影响,原来沿赤道的大洋暖流被切断,大西洋开始变冷,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温降低。非洲板块与欧洲板块的碰撞使地中海开始形成。古地中海消失。海面的降低使亚洲和阿拉斯加之间形成了一条地峡。
上新世气候的变化对植物带来的变化很大,全世界热带植物种类减少,落叶森林开始扩展,北方被松柏林和冻土地带覆盖,除南极洲外在所有的大陆草原上扩张。只有在赤道地区还有热带森林,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大草原和沙漠相继出现。
不论是海洋动物还是陆地动物,上新世的动物已经相当现代化了,陆地动物还有些原始。最早的类人的哺乳动物在上新世末期开始出现。
第四纪 第四纪是指从180万年前开始至今,分为更新世、全新世。
从第四纪开始,全球气候出现了明显的冰期和间冰期交替的模式。第四纪生物界的面貌已经很接近于现代。第四纪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仍以双壳类、腹足类、小型有孔虫、六射珊瑚等为主。陆生无脊椎动物仍以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为主。其他脊椎动物中的真骨鱼类和鸟类继续繁衍,两栖类和爬行类变化不大。哺乳动物的进化在此阶段最为明显,而人类的出现与进化则是第四纪,这也是地球诞生以来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更新世 更新世占第四纪的大部分,即占第四纪约200万年中除去最后1万年(全新世)外的所有部分,也即是大冰河时期。即把从冰河期开始到结束算为更新世,但实际上确定其界限也是有困难的。在生物界最显著和重要的事件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繁盛。很早以来,人们就认为人类出现在更新世之初,旧石器时代也大体上在此世终了时结束。因为反复经历了六次冰期和五次间冰期,所以寒纪和暖纪的生物群的消长甚为明显,而现在的生物地理区的起源也被认为始于这个时代。当时生物界的大部分与现代生物没有明显的区别,但到更新世末期,哺乳类中的长鼻类、贫齿类和其他大形兽类已趋于灭绝。
全新世 全新世开始于1.2万~1万年前持续至今。全新世是1850年由哲尔瓦提出的,并为1885年国际地质大会正式通过。全新世时间短,沉积物厚度小,但分布范围广。由于距今时代短,可以用几种有效的年代测定方法,因此,其地层划分比较详细、精确。全新世与更新世的界限,以第四纪冰期最近一次亚冰期结束、气候转暖为标志,因此又称为冰后期。全新世气候有轻微波动。海面变化与气候相一致,冰后期海面迅速上升,到距今1.1万年上升到—60米位置。距今6000年海面已接近现今位置,其后仅有轻微的变化。全新世时,人类进化到现代人阶段。
地球结构 地球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为地核、地幔、地壳。地球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主要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推测确定。地球各层的压力和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物质的放射性及地热增温率,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近地心的温度几乎不变。地核与地幔之间以古登堡面相隔,地幔与地壳之间,以莫霍面相隔。地核又叫铁镍核心,其物质组成以铁、镍为主,又分为内核和外核。内核的顶界面距地表约5100千米,约占地核直径的1/3,可能是固态的,其密度为10.5~15.5 克/立方厘米。外核的项界面距地表2900千米,可能是液态的,其密度为9 ~11克/立方厘米。地幔又可分为下地幔、上地幔。下地幔顶界面距地表约1000千米,密度为4.7克/立方厘米,上地幔顶界面距地表约33千米,密度为3.4克/立方厘米,因为它主要由橄榄岩组成,故也称橄榄岩圈。地壳的平均厚度约33千米,上部由沉积岩、花岗岩类组成,叫硅铝层,在山区最厚达40多千米,在平原厚仅10多千米,而在海洋区则显著变薄,大洋洋底缺失。地壳的下部由玄武岩或辉长岩类组成,称为硅镁层,呈连续分布,在大陆区厚可达30千米,在缺失花岗岩的深海区厚仅5~8千米。
地轴 地轴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这个假想的轴运转,故又称地球自转轴。这个轴通过地心,连接南、北两极,与地球轨道面的夹角为66度34分。地轴目前正对着北极星、通过地心并与赤道面垂直。
地轴在地球中的位置并不固定,而有微小的移动,造成“极移”。地轴延长线被称为“天轴”。地轴同地面的两个交点为“地极”。天轴同天球的两个交点为“天极”。
地质年代单位 确定地球的发展历史和发展阶段,查明各种地质事件时间,是地质学研究的任务之一。为了便于全球对比,必须有统一的时问系统,包括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地质学表示地质年代的方法有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主要是根据生物界的发展和演化(以化石为依据)把整个地质历史划分为一些不同的历史阶段,借以展示时间的新老关系。它只表示顺序,不表示各个时代单位的长短。同位素地质年代则主要是利用岩石中的某些放射形元素的衰变规律,以年为单位来测算岩石形成的年代。
现已根据大量已知相对地质年代的绝对年代,明确了各相对地质年代的具体时间长短,使地质时间的概念更为完善。
第五空间 人们把陆地称为第一空间,海洋称为第二空间,空中称为第三空间,宇宙称为第四空间。近几年来,西方航空界把空中300米以下的空间称为“ 第五空间”。距离300米以下的空域,地形复杂,地物阻隔,雷达发现角的可控度非常有限。因此,第五空间又是现代制导式武器的“死角”。现代最先进的防空导弹,对付中、高空目标有很高的命中精度,但对低空目标却难以捕捉和追踪。精确制导武器对低空目标,因距离太近,预警时间很短,被视为“死角”,很难发挥防御作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