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为学而教:中小学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038225
  • 作      者:
    赵艳平著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小学课程改革十年来教学管理现状的实践反思,理论与实践结合、现状调研和典型案例点面结合,对课改背景下思考教学和教学管理变革提供现实依据、理论支撑和操作策略。
展开
作者简介
  赵艳平,副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发展研究室。主要进行学校发展、课堂教学等方面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参与“后现代视野下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样本校建设项目”、“国家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行为影响的研究”等多项国家、省规划课题和项目;独立承担了“班级弱势群体生成机制的个案研究”“课堂教学与教学管理研究”等专题。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主要依托“课程改革样本校建设项目”、基于课改十年探索,对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和教学管理进行理论与实践思考和重构。研究方式上采用“理论-实践-策略”的思考模式展开并构建。即在梳理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理论框架和思考,在此框架下对北京市实践进行现状调研,在调研基础上抽取有探索经验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理论指导下提炼操作策略。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上篇是对教学设计系统进行研究。对教学设计系统中的目标、结构等诸要素进行了深化研究,提出了可操作策略。下篇是对教学管理进行了研究。在理论方面,对教学设计整体框架进行了理论建构;对教学目标、结构等在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尝试进行了应用性理论的构建。在实践方面,对课改后学校实践变革进行了深入细致调研分析,把握了教学和教学管理现状、经验与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上进行可操作性的策略提炼,对一线实践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为学而教:中小学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
  线性传承,一方面直接排斥学生的个体经验和个人生活史。完全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多元性。进而它往往还像其他社会体系一样,运用纪律进行“规训”和“惩罚”,以维持这一体系的运行。在案例1中,“×市有330万人口”,吴林对概数的举例无疑是鲜活的,知识源于生活,生活蕴含着知识,只有把书本知识和个人经验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他把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联系了起来,是个体与文本的真正对话。这样的课堂也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但是,吴林不但没有受到表扬,反而不被理睬。当他想进一步解释自己的观点时,却由于扰乱课堂秩序而受到训斥。久而久之,吴林成为课堂中的失语者。 
  笔者观察的一学期,发觉吴林很有创新思想和发散思维,但在高效传递知识的课堂中,只有听话的学生才能有效接受老师传递的知识,吴林被作为“异端”而受到漠视或惩罚。正如一个学生坦言:“吴林想象力非常丰富,老师让形容一下场景,他会像拍电影一样,背景是什么样子的,描述一番。他离题太远了,所以很少请他发言。” 
  线性传承,另一方面排斥课堂中新生成的文化。正如案例2所反映的,这是一个由教学内容引出的课堂意外。由于和同学名字出现谐音,吴嘉一语双关的话语无疑具有创造性的成分,是课堂中新生成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严肃紧张的课堂生活增添了一些生机,使课堂氛围一下子变得轻松活跃。(当然也不排除学生想趁机放松一下)吴嘉非但没有得到认可,反而引起同学哄笑,由于声音突出遭到老师严厉训斥。在老师看来,学生的注意力被她吸引了,课堂严重失控,教师“一言堂”受到冲击,这是不容许的。
  ……
展开
目录
上篇 问题与思考
第一章 学生现状:一个班级样本
第一节 回到原点来思考问题
第二节 做接受知识的“好孩子”
第三节 做遵守规范的“好孩子”
第二章 原因分析:制度价值使然
第一节 单向度教育制度反思
第二节 教育人本位价值取向
第三节 后现代思潮全景审思
第三章 追根溯源:不同视角审视
第一节 类本位下的主体间性
第二节 教育人学的真谛意蕴
第三节 交往理论的教育启示
第四章 改革实践:课程领域切入
第一节 多元灵活的课程典范
第二节 因地制宜中追随改革
第三节 京沪课改政策的比较
中篇 教学设计思考
第五章 课堂教学:立足现实建构
第一节 课堂教学现状的进展
第二节 教学中典型问题解读
第三节 教学设计梳理与建构
第六章 任务分析:基于学生需求
第一节 教师学生观观念审视
第二节 影响动机的教学因素
第三节 学生分析内容与方法
第七章 目标设计:确立三维一体
第一节 目标维度及表述演变
第二节 目标落实现状及原因
第三节 三维一体实践与策略
第八章 结构设计:顺应认知规律
第一节 教学结构及分析工具
第二节 课改后的结构及功能
第三节 一所学校的三次变革
第四节 不同类型学校的比较
第九章 问题情境:抓住思维节点
第一节 情境设计的理论梳理
第二节 30节课看问题情境
第三节 有效情境特征与问题
第十章 预设生成:引领学生资源
第一节 探究教学方式的生成
第二节 情境三次设计中生成
第三节 预设—生成有效互动
下篇 教学管理思考
第十一章 教学管理:基于现状思考
第一节 教学管理理论梳理
第二节 教学管理的新动力
第三节 教学管理系统重建
第十二章 质量管理:尊重内在规律
第一节 备课管理减负增效
第二节 听评课文化的再造
第三节 校本教研运作机制
第十三章 组织制度:打造专业系统
第一节 研修结构生态模式
第二节 教学管理制度重构
第三节 教学管理过程优化
第十四章 教学研究:提升内在动力
第一节 透过论文看现状趋势
第二节 教学研究实效追问
第三节 U-S有效互动思考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