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启示录》:
第一章 美国教育发展概述
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杰斐逊
多办一所学校,就可少建一座监狱。——雨果
对人民来说,第一是面包,第二是教育。——格林西安
美国经济之所以发达,综合国力雄踞世界之首,短短200多年时间内创造世界奇迹,实现美国之梦,不仅仅是因为美国有各种丰富的资源,掌握着十分先进的科学技术,更是因为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重视知识和人才的国家。美国开创了国民义务教育的先河,有发达先进的高等教育,是全球大学数量最多,一流大学最多,教育质量最高的国家。教育是立国之本,是国家和社会的支柱,是培育人力资源(人才)和软实力的摇篮的理念深入人心。美国人都爱学习,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比例大,人的素质比较高。美国人民文化教育的高水平决定了美国在世界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在联合国一个21个国家的教育索引中,美国得分为99.9,排名世界第一。在美国人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最好的教育,以发展个人的天赋与能力。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为国民素质提高、经济建设、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等
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各类人才,从而使美国在短短200多年时间里成为教育最先进,科学技术水平高,经济发达,综合国力强,人民素质高,生活水平高,民主、自由、平等的法治国家,世人瞩目。美国教育值得人们研究和借鉴。
第一节 殖民时期清教徒的教育观和《学校法》
美国教育具有天生的独立性,又是多元性的,他们虽然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制度,但他们非常重视教育,并在自由、灵活、竞争中形成多元化。这种教育制度和教育格局的形成是由美国主流的教育理念决定的。
北美大陆是印第安人的故乡,哥伦布来到这里时还是氏族和奴隶社会的原始状态,谈不上教育。欧洲殖民者来到美洲大陆,带来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和宗教思想文化,将欧洲特别是英国的政治、文化、宗教和管理等移植到北美大陆。先行者和清教徒们认为教育是一种信仰,一个人不管处于什么境地,有两件事是必须要做,并要伴随一生的,一是受教育,一是宗教信仰。教育与宗教一样重要,他们对教育的重视,达到了与宗教信仰一样的虔诚境界。因此,政府和民众对教育的认识,不是作为一种纯粹的功利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人们对教育具有宗教般的虔诚。他们打了一个比喻,如果殖民地时代的社会是一个人,那么教会好比人的灵魂,家庭好比人的心脏,学校好比人思想形成的大脑。教会在殖民地兴办各种学校,扮演着教育的担当者和监督者的角色,要实现培养神职人员和具有读书识字能力的公民,为宗教目的服务是早期殖民地教育的主要特色。
殖民者每到一处家还没有安排好,先做三件事:一是建教堂,新教徒们认为,有了教堂人的精神就有了归宿,人就有了精神家园。二是建学校,他们认为,学校是教化之源,是一个人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必经之路,教育可以消除很多人性中的弊端。三是建邮局,作为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他们把办教育和传播宗教思想看成是家庭和教会的责任,培养青年应付实际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和本领。殖民者承袭英格兰的传统,制定宪法,让孩子学一种手艺,有阅读能力,借以了解宗教的原则和国家的法律,观察和认识现实社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