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国:汉字与避讳》:
唐高宗之子名李弘,被立为太子,为避“弘”字,弘姓改为洪姓。唐宪宗名李淳,当时的淳于氏改姓于,复姓变为单姓。五代时晋高祖名石敬瑭,为避敬瑭之偏讳“瑭”,姓唐就改为姓陶;又为避偏讳“敬”,敬氏就改为文姓或苟姓。北宋时,山西名官文彦博,其祖先就是由于避石敬瑭名讳而由敬氏改为文姓;后来五代晋朝灭亡后,该家族又恢复了敬氏;但到北宋,文彦博的祖父为避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父赵敬的名讳,又复改姓文。短短几十年,文氏家族竞改了三次姓氏。宋太祖的父亲名弘殷,为避其名讳“殷”字,姓殷的遂改为姓商或姓汤;又为避太祖之名的偏讳“匡”字,匡姓改为康姓。元代著名学者金履祥,其祖先本姓刘,为避吴越王钱缪的名讳“镠”之嫌名“刘”,遂改为姓金。
以上都是因避讳改姓的例子,因避讳而改名字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楚汉时有一名士叫蒯彻,为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班固作《汉书》时将蒯彻改为“蒯通”,《汉书·蒯通传》:“蒯通,范阳人也,本与武帝同讳。”汉惠帝名刘盈,为避“盈”字,《史记·晋世家》中将栾盈改为“栾逞”。汉景帝名刘启,为避“启”字,《史记·宋世家》将微子启改为“微子开”,《史记·仲尼弟子传》中将孔子的弟子漆雕启改为“漆雕开”。晋文帝名司马昭,三国时吴国的韦昭改名为“韦曜”;王昭君被改为“王明君”,又称“明妃”。唐高祖名李渊,为避其名讳“渊”,唐人把陶渊明改为“陶泉明”,薛道渊改为“薛道深”,赵文渊改为“赵文深”。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