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义乌市场发展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缩影,是以市场需求为杠杆拉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是以现代流通业为杠杆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
义乌的工业发展从前店后厂起步,从小商品生产人手,具有经营灵活、模仿能力强、相关配套完善等特点,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壮大、集聚提升的成长历程,义乌市场的不断发展引导和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日益形成了工业支撑产业和产品空间集聚的发展优势,工业逐渐成为支撑市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全球化、快速化、低成本制造等方面显示了强大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义乌部分企业在机械装备和自动化水平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达到行业国际先进水平,在精品制造、品牌经营、全国布局、跨国并购等方面也进行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围绕工业的发展,又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小商品研发设计中心和创意中心,现代化国际物流中心和现代物流体系、区域性金融高地和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义乌的工业化是市场带动工业和服务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效支撑市场发展,市场与产业双向互动、共同繁荣的典型代表,形成了贸易需求拉动工业发展,流通引导小商品形成大产业、小企业形成大集群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从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小县崛起为实力雄厚的经济强市,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贸工联动的发展新格局,为全国同类型城市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四)义乌市场发展是中国际化进程的缩影,是“中国制造”商品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是对外展现我国国际形象和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平台
义乌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的区域性市场,到90年代“买全国、卖全国”的全国性市场,再到目前初步形成的“买全球货、卖全球货”的世界性市场,辐射半径从区域到全国,再到全世界,是一个很清晰的国际化进程,展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就。作为专业市场的先行者,义乌不仅输出商品,也输出商业模式。“义乌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国内中西部地区甚至海外的中东、迪拜等地成功复制。义乌的国际化发展是把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面向世界、服务全国”为发展目标,通过政策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完善服务体系,努力成为国内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示范区。义乌的国际化发展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和互动,在促进国际经济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国际政治、文化、社会的交流和交往。目前,境外采购商注册设立驻义乌机构达4024家,沃尔玛、家乐福等20多家跨国零售集团常年在此采购商品。市场贸易外向度高达65%,商品出口到219个国家和地区。义乌市场以外贸为主、内外贸相结合,最终成为国际化市场,被境外主流媒体誉为中国“丝绸之路”的新起点。义乌成为展示我国的国际形象和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加快了中华文明和中国现代化建设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传播,增强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