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列出似乎是属于城市的事物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大胆创新的摩天大楼,热闹非凡的人行道路,穿梭轰鸣的交通运输,富丽堂皇的百货大楼,地铁和立交桥,风味餐厅和街边咖啡馆,人头攒动的广场、公园和集市,大型购物广场和工业园区,气势恢宏的体育馆,街头小贩的吆喝声,有轨电车和双层巴士,身着奇装异服的人们,露天市场,贫民窟和廉价公寓,乞丐和醉汉,污迹斑斑的建筑物,烟雾,散发着恶臭的自来水。我们不应忘了展览馆和会议中心、艺术画廊和文化角、斯坦福德郡斗牛犬和街头黑帮、仓库的转换和新媒体的启动。我们也不应忘了纪念碑和历史遗迹、棚户区和零售店。这张清单可以说举不胜举。要举出传达了有关城市的某种感觉的种种形容词也可谓信手拈来。快速的、大声的、嘈杂的、急躁的;多种多样的、高度世界性的、肤浅的;不自然的、非人道的、名不见经传的;冒险的、性感的、光怪陆离的、危机四伏的。所有这些词汇都传达了某种体验和理解城市的方式。但要定义城市之所以为城市以及都市生活的构成则十分困难。
三、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中国社会近代以来经历了多种彤式的城市社会结构变迁过程,这种变迁在总体上是一种社会进步型的发展。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是这一变迁的继续,我们不难看到,在城市化的进化型变迁中,在解决传统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同时,也在制造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是符合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没有不存在问题的社会,亦如发展本身就是问题,现代社会就是风险社会的命题一样,社会存在本身就是问题。因当代中国的城镇化具有历史的空前绝后性,其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繁杂:有些是传统社会问题,即没有城镇化也存在;有些是城镇化引发和激化了的问题,要梳理出关键点加以解决。
“当我们渐近20世纪的尾声之时,世界上没有一个这样的地区:那里的国家对公共官僚和文官制度表示满意。”这是美国学者帕特里夏·英格拉姆在研究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模式时的一段论述。正因为如此,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进行制度改革,只是改革的方式和声势不同,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把改革与创新作为同一层次的认知方式,而不是把改革作为一种运动的方式。亨廷顿曾有针对性地对发展中国的现代化提出这样的分析:“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面临着“政党与城乡差别”的社会现实,事实上中国的改革面临的社会现实正是“城乡差异”二元结构深刻的特殊社会历史时期,当代的许多社会问题的发生都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