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劳教制度废除后之国家制裁体系重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418064
  • 作      者:
    冀祥德等著
  • 出 版 社 :
    方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冀祥德,汉族,山东省青州市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先后从事过警察、教师、律师、检察、科研职业。曾任山东德扬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助理等职。曾获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方志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常务副主任、教授。兼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律师执业行为研究会副会长。
展开
内容介绍
  《劳教制度废除后之国家制裁体系重构》分上下篇,上篇梳理劳教制度从生到死的过程,下篇研究劳教制度废除后向死而生的路径。主张客观认识与评价劳教制度在我国法治建设中曾占据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对轻罪化、治安处罚化以及保安处分化等观点进行系统论述与深度评析,在对我国华东某省D市劳教制度废除前后社会治安形势实证研究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一个符合司法规律、契合中国实际、顺应司法改革方向的国家制裁体系构建方案。主张应当从功能主义出发,系统解决劳教制度废除后遗留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新问题,通过制定集实体与程序为一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以及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构建中国特色的“治安管理处罚一违法行为教育矫治一刑罚”国家三级制裁体系,并实现整个国家制裁体系司法化。
展开
目录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概览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方法
上篇 劳教制度:从生到死
第一章 劳教之“生”
第一节 劳教制度产生的背景与原因
一劳教制度产生的背景
二劳教制度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劳教制度产生过程
一劳教制度的初步建立
二劳教制度的正式确立
第三节 劳教制度的产生分析
一历史分析
二法理分析
小结
第二章 劳教之“长"
第一节 劳教制度逐步发展(1957年至1965年)
一相对无序阶段(1957年至1960年)
二部分调整阶段(1961年至1965年)
第二节 劳教制度的废止与徘徊(1966年至1978年)
一废止时期(1966年至1970年)
二部分恢复时期(1971年至1976年)
三徘徊时期(1977年至1978年)
第三节 劳教制度的恢复与重建(1979年至1982年)
一开始恢复时期(1979年至1981年)
二正式恢复重建(1982年)
第四节 劳教制度的变革及司法化(1983年至2012年)
一综合调整与扩大适用阶段(1983年至2000年)
二司法化与审慎适用阶段(2001年至2007年)
三减少适用阶段(2008年至2012年)
小结
第三章 劳教之“死”
第一节 劳教制度的存废之争
第二节 劳教制度的废除
一废除背景
二废除过程
第三节 对劳教制度废除原因的分析
一劳教制度的内在缺陷
二背离相关国际人权条约精神
三与相关法律法规冲突
第四节 劳教制度之评价
一劳教制度的历史作用
二劳教制度的消极影响
小结

下篇 劳教制度:向死而生
第四章 劳教制度废除后的理论聚讼
第一节 轻罪化说及其评价
一轻罪化说
二对轻罪化说的评价
第二节 治安管理处罚化说及其评价
一治安管理处罚化说
二对治安管理处罚化说的评价
第三节 保安处分化说及其评价
一保安处分化说
二对保安处分化说的评价
第四节 国家制裁体系一体化调整说及其评价
一国家制裁体系一体化调整说
二对国家制裁体系一体化调整说的评价
小结
第五章 劳教制度废除前后社会治安状况实证研究.
第一节 劳教制度废除前的适用情况
一废除前的劳教适用状况
二劳教适用情况分析
第二节 劳教制度废除之初所现问题与被动应对
一治安案件与刑事案件数量明显增加
二刑事拘留人数下降、批准逮捕人数提高与拘役刑适用增
三部分案件处理困难
四公安、司法机关压力增大,执法成本增加
第三节 劳教制度废除后的主动作为
一“两统一”工作机制
二“轻刑快审”工作机制
小结
第六章 劳教制度废除后国家三级制裁体系重构
第一节 劳教对象类型化分析
一按照劳教适用的事实条件分类
二按照所受劳教性质分类
第二节 实体构造:三级制裁体系
一“治安处罚一违法行为教育矫治一刑罚”三级制裁体系
二三级制裁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三三级制裁体系建构的可能性
四违法行为教育矫治的具体内容
第三节 程序构造:制裁体系一体化诉讼结构
一构建诉讼化程序结构
二诉讼化程序结构的必要性
三诉讼化程序结构的具体制度设计
四违法行为教育矫治的执行和监督
第四节 执行配套机制:社区矫正及社会制度保障
一社区矫正制度
二相关社会帮扶保障制度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著作
二中文论文
三外文译著
四报纸
五电子文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