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财务会计》:
0.2.1“以人为本”思想的起源与演进
在西方,“以人为本”的初步思想在古希腊时就有人提出。如普罗泰戈拉就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从而主张将哲学研究的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人。但这种思想因为陷入“人是万物的尺度,那么是否意味着人也是人的尺度”的矛盾中,再加上不能回答“如何防止人的肆意妄为”这一类问题,从而没有成为当时哲学的主流观点,并在黑暗的中世纪被淹没在神本主义的哲学思潮中。根据刘建军的分析,在古代人与自然的对峙中,伴随着人们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人们将自己无法解释的自然力量不断神化,而对“人的力量”的认识逐渐降低,由神话思维诞生了宗教思维,最终造就了人匍匐于宗教神的脚下,由神的意志统治世界的局面。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了对神的反抗,提出了与神本主义相对立的人本主义哲学观点,形成了以文艺复兴为代表的古希腊“以人为中心”哲学思想的复兴。经过文艺复兴的思想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对人的关注和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成为当时哲学研究观点中并列的两种主要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之一。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人本主义”一词在不同哲学流派和不同研究者的笔下还有着不同的含义,但都主张:在维护人的自由、尊严和价值等所谓天赋权利的同时,要确立人在宇宙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一切思想理论研究和社会现实工作均应该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尺度。但是,在如何认识所谓的“人”的时候,却出现了差异。笛卡儿以“我思”为出发点,把“人”看作彼此独立的“身心”实体;法国机械唯物主义学者拉美特利虽然否定了人是神的奴隶,但又把刚刚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的人看成了一架机器;法国人本唯物主义学者爱尔维修则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提出了人是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的产物和意见支配环境,说明了人与社会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康德认为人是通过感官和理性认识世界的先验主体,是世界的尺度;黑格尔对自然、历史和精神的变化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辩证的思考,但却基于唯心主义观念把人看成绝对精神的体现;克尔凯郭尔反对黑格尔的泛理论,将人作为面对上帝的存在;费尔巴哈为了与以往的唯物主义哲学相区别,将自己的学说称作人本主义,并认为人就是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肉体与精神的统一实体,是以感性为基础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是以“类”为基础的“个体”与“类”的物质统一体,是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尼采猛烈地批判基督教神学和现代理性,主张建立以人的意志为中心的价值观,而人生的意义就是实现人的自我超越,从而将之塑造成超人。显然,这些关于人的认识或者将人生物化,或者将人孤立化,或者将人虚拟化,从而无法真正解释人的本质,也就无法将人本落到实处。即使认为人和环境会相互作用的爱尔维修,也没有认识到人的实践活动才是促使人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基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就明确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可见,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有生命的人,而且这些人又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自己的活动或思维中,而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结成了相互关系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