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际传播研究手册(第四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117257
  • 作      者:
    (美)马克·L·耐普(Mark L. Knapp),(美)约翰·A·戴利(John A, Daly)主编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人际传播构成了我们生命的本质,无传播,不存 在。
  由美国人际传播研究的奠基人与领军学者耐普、 米勒和戴利等人编辑的《人际传播研究手册》几十年 来一直风靡美国各大专院校。该手册每隔十年左右( 1985,1994,2002,2011)新出版一次,奠定了人 际传播研究的核心话题和关键概念的基础,追踪、整 合了该学科最前沿的成果。本《手册》是全新版,全 面介绍了人际传播研究的关键理论和方法,深入检视 了人际传播一般过程(比如,语言和非语言行为、社 会认知、每个传播者进入相遇的特征),详细考察了 人际传播具体过程和功能(比如,情感、社会支持、 社交网络、社会影响力、冲突,以及以计算机为中介 的传播)。
  马克·L·耐普、约翰·A·戴利主编的《人际传 播研究手册(第4版)》所涵盖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为人际传播研究人士提供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地图, 同时就对人际传播感兴趣的读者而言,也是无可替代 的案头“圣经”。
展开
精彩书摘
  《复旦新闻与传播学译库:人际传播研究手册》:
  催产素也和人际关系中的交配和性欲有关联。显示催产素水平提高的男人和女人往往更受情侣的吸引(Hille,,2005)。催产素已经被证明能够促进老鼠、大草原田鼠和绵羊等动物建立配偶情感纽带,可是它的各种好处在人类当中尚未得到充分证实(见Carter,2003; Neumann,2008)。可是,一些对依恋的研究(见Marazziti et al.,2006)建议,催产素可能也促进人类关系中的交配伴侣形成。尽管对交配的大多数研究检视了催产素的效应,研究也建议,睾丸素和交配行为相关联,可是起到的功能有别于催产素。大量研究已经显示,有情侣的男人比单身的男人有更低的睾丸素水平,研究者相信,这是由于有情侣的男人享受交配行为的时候,其要求较低(Gray et al.,2004;Mclntyre et al.,2006)。研究也证实,即使男人有情侣,如果他们对某个人有性兴趣,他们的睾丸素水平会高于有情侣、并对现有情侣之外的人没有性兴趣的男人(Mclntyre et al.,2006)。
  在脑子里释放催产素也对男人和女人的性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催产素在性活动期间被释放,提高了女人的性高潮和男人的射精(Neumann,2008),女人尤其可能渴望更多导向性交的喜爱、触摸和前戏,因为这些有助于释放能够增加性欲的催产素(Hiller,2004)。也有证据显示,催产素有助于性交后建立情感纽带和放松(Neumann,2008)。在性交以后,因为催产素的释放,人们可能感到有更强的欲望互相拥抱和触摸。
  研究也显示,因为催产素抑制了由压力导致的HPA激活,它可能提高了社会支持和喜爱对于生理应激反应的缓冲效应(比如Ditzen et al.,2009; Heinrichs,Baumgartner,Kirschbaum,&Ehlert,2003)。比如,海因里希等(Heinrichs et al.,2003)发现,在一个实验室的心理压力测试以前,如果男人被随机给予鼻内催产素,作为对应付心理压力的准备,来自一位最亲密朋友的社会支持,更有效地减少了皮质醇水平(比起控制组来说)。
  ……
展开
目录
致谢
中文版前言
译者序言
第一部分 基本问题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际传播研究的背景和趋势(马克·L·耐普,约翰·A·戴利)
一、历史要点
二、未来发展方向
三、本手册概览
四、概念视角和主题
五、对多种视角的一种透视
第二部分 有关调查研究的多元视角
第二章 量化的社会科学方法(提摩太·R·莱文)
一、社会科学与量化—质化(虚假?)的对立
二、哲学根基
三、量化的基础
四、研究设计
五、量化的构造
六、数据的统计分析
七、结论
第三章 人际传播研究的质化方法(凯伦·特雷西,克里斯汀·(菲奇)·穆尼奥斯)
一、研究和研究者:我们的故事
二、质化的基础
三、各种独特的质化方法
四、在受实用主义影响的研究路径里量化方法的地位
五、结论
第四章 人际传播研究的生物学和生理学视角(柯瑞·弗洛伊德,塔玛拉·D·阿菲菲)
一、采用生物生理学视角:自然选择和心理生理学
二、进化、自然选择和进化心理学
三、生物生理学的系统、结果和测量
四、人际传播应用
五、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
第三部分 人际传播的基本单元
第五章 人格与人际传播(约翰·A·戴利)
一、个体差异是如何出现的?
二、个体差异重要吗?
三、整合的模型
四、人口统计学相关物: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差异
五、认知气质
六、社会个人气质
七、传播气质
八、关系气质
九、结语
第六章 知识结构与社交互动(查尔斯·R·伯杰,尼古拉斯·A·帕洛马雷斯)
一、知识结构和讯息处理
二、知识结构和信息创造
三、结论
第七章 语言与人际传播(马修·S·麦格隆,霍华德·盖尔斯)
一、语言和思想
二、语言作为行动
三、人际互动中的语言
四、结论
第八章 非语言信号(朱迪·K·伯贡,萝拉·K·格雷罗,瓦莱丽·马鲁索夫)
一、非语言传播是什么?
二、为什么非语言传播很重要?
三、身份识别和身份管理
四、印象形成
五、情感表达及其管理
六、关系传播和关系管理
七、欺骗
八、总结
第四部分 人际传播的过程与功能
第九章 情感体验及其表达——人际关系研究的当前趋势和未来方向(桑德拉·麦兹,塞利·普兰诺普)
一、情感和情感体验的研究路径
二、情感表达及其传播的趋势
三、亲近关系中的情感
四、新发展及其方向
五、结论
第十章 支持性传播(艾琳娜·L·麦克乔治,冯波,布兰特·R·伯利森)
一、社会支持:一个纵览
二、支持的传播视角及其特征
三、支持性传播和健康
四、支持性传播:互动和讯息
五、结论
第十一章 社交网络与关系的生命周期(马尔科姆·R·帕克斯)
一、网络的本质:对于人际传播研究者的网络来说
二、网络和人际关系的生命周期
三、网络和关系:总结和含义
第十二章 人际影响力(詹姆斯·普莱斯·迪拉尔德,丽安娜·K·诺布洛奇)
一、人际影响简史
二、讯息生产
三、讯息效果
四、结论
第十三章 人际冲突:当前趋势(米歇尔·E·罗洛夫,本杰明·W·契尔斯)
一、人际冲突
二、冲突管理
三、结论
第十四章 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传播与人际关系理论(约瑟夫·B·瓦尔特)
一、线索过滤理论
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传播的经验和感知理论
三、媒介的人际适应性与利用理论
四、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传播研究面临的挑战
第十五章 人际技巧(布莱恩·H·斯皮兹伯格,威廉·R·古派奇)
一、人际技巧基本原理
二、能力和缺乏能力的盛行
三、人际技巧的性质
四、定位人际技巧
五、人际技巧的语境维度
六、朝向人际技巧的一种分类学
七、结论
第五部分 人际传播的语境
第十六章 工作场所中的人际传播(凯伦·迈尔斯,大卫·R·赛博德,西·桑·帕克)
一、工作场所中互动与同化的人际过程
二、总结
第十七章 人际传播的跨文化视野(约翰·G·奥策尔,萨德拉·丁图蜜)
一、跨文化的人际关系
二、研究跨文化人际关系的三种路径
三、跨文化友谊和恋爱关系的传播类型
四、跨文化人际关系研究的未来方向
第十八章 浪漫关系中的人际过程(安妮塔·L·万杰利斯媞)
一、启动浪漫关系
二、浪漫关系中的人际过程
三、关系解体与离婚
四、研究的未来方向
五、结论
第十九章 人际传播与医疗保健(特蕾莎·L·汤普森,杰弗瑞·D·罗宾逊,戴尔·E·布拉歇斯)
一、结果
二、编码与话语分析
三、非语言传播
四、控制
五、技巧
六、临终讨论
七、家庭
八、医疗失误的揭示
九、传播科技在健康领域的应用
十、结论
第二十章 家庭关系中的人际传播(约翰·P·考夫林,阿斯干·F·科尔纳,保罗· 斯格罗特,玛丽· 安·菲茨帕特里克)
一、家庭的定义
二、家庭变迁的含义
三、家庭中传播的中心化
四、突出家庭过程的研究
五、突出不同家庭形式的研究
六、结论
第二十一章 终生人际传播(乔恩·F·努斯鲍姆,洛蕾塔·L·佩基奥尼,凯文·B·赖特)
一、社会情感选择性理论
二、终生家庭传播
三、终生攻击传播
四、终生方法论
五、总结
作者简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