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歧义:政治与哲学:politique et philosophie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435671
  • 作      者:
    (法)雅克·朗西埃(Jacques Ranciere)著
  • 出 版 社 :
    西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雅克·朗西埃(1940-),法国哲学家,巴黎第八大学哲学荣誉教授,前巴黎第八大学哲学系主任。1965年与阿尔都塞合著《阅读〈资本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研究哲学教育、历史性及诗学问题著称,90年代则专注于美学-政治的研究,在《歧义:政治与哲学》之后,陆续发表《影像的宿命》、《美学中的不适》、《民主之恨》、《获解放的观众》等。论述主要涉及文学、电影与政治等哲学思考,被誉为当代法国重要思想家之一。
  
  刘纪蕙,台湾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比较文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精神分析、当代欧陆政治与美学思想、东亚现代性、跨艺术研究。合译《拉冈精神分析词汇》。
  
  林淑芬,台湾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英国Essex大学政治系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政治思想。
  
  薛熙平,台湾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博士生,目前的研究领域为精神医疗人类学,译有吉奥乔·阿甘本《例外状态》。
  
  陈克伦,台湾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博士生,研究领域:台湾小剧场运动(史)与政治-美学实践、文化理论、当代批判思想。
展开
内容介绍
  《歧义:政治与哲学》一书便是他全面阐述其独特的美学—政治理论的主要著作,通过对于治理性的“政治”概念的反思和批判,试图提出以“感性共享”作为新政治起点的、解放性的“政略”概念,以“歧义”的声音批判和替代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共识”,从而为社会的“无分者”争取“无分者之分”,以聚合多元的、异质的进步力量,召唤新的、高尚的政治形式或行动。他的论点深刻地挑战了西方主流政治的观念,大大冲击了当代人对政治的想象力,对于今日和未来的人类政治生活有着启迪性的意义。
展开
精彩书评
  ★在什么方面平等与不平等呢?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这正是难题之所在,也是政治哲学之所在。
  ——亚里士多德
  
  ★歧义并非错误认识,因此不需要知识的补遗;歧义亦非错误理解,因此并不要求词语净化。歧义的情况是,在争执说话内容的意义时,已经构成了话语情境之理性本身。“话语之可能性条件”的整体,说明了人之所以是政治动物的基础。
  ——朗西埃
  
  ★朗西埃强调治安和真正的政治间的分界线为何总是模糊混淆而备受争议的。比如说,在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中,“无产阶级”可以被解读为“没有分的组成份子”的主体化,其将自身所遭遇的不正义提升并且接受普遍性的终极检验;同时,它也可以被解读为将促成“后-政治”理性社会之创制的操作者。我们的欧洲传统中包含了一系列对此政治时刻的否认——对于政治冲突之真正逻辑的否认。朗西埃在《歧义》一书中发展了对于这些否认的辨识方式,而这本书可以被视为他最杰出的政治思想著作。——齐泽克
展开
精彩书摘
  《精神译丛·歧义:政治与哲学》:
  针对假相的真理,马克思以其过人的资质,发明了一个所有现代性皆采用、甚至有时候还被用来对付马克思的关键字。他称之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并非用来指称拟像或幻象的新用语。意识形态是一个标示了后设政治所打造出来的真理——作为错误之真相的真理——之崭新地位的语汇。意识形态不是相对于模糊表象的明晰观念,也不是一种用来标记自己与假相的真理。相反,意识形态是一种对其而言唯有假相才能成其标记的真理;也就是一种显示假相的真理、一种作为普遍干扰的真理。意识形态因此不是一种旧观念的新名称。借由发明这个用语,马克思为这个持续至今的时代发明了一个人们从未听闻的真理体制,一种真理与政治之间的崭新连结。意识形态是词语与事物之间不断遭受非议之间距的名称,是组织现代政治部署的连结与瓦解的概念操作者。它轮番地让人民的政治表象被简化为一种遮掩冲突现实的幻象,或者声称人民的名字与其争议的展现已经过时、共同利益的到来亦已是陈腔滥调。意识形态将政治的生产与其撤离扣连起来,这意味着词语与事物之间的距离,总是可以从政治中的假相转变成政治的假相。也正是借由这个概念,任何事物都可以被宣称为来自于政治与其假相的“政治”证明。简而言之,正是在此一概念中,借由所谓的政治的消失,或是透过宣称所有的事物都具有政治性,但事实上也就意味着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具有政治性,取消了所有的政治。政治成了真理的寄生模式。最后,意识形态让政治的场所不断地移动,直至令人眩晕的尽头:政治终结的宣告。在治安的语言中所说的“政治的终结”,或许事实上正意味了一个过程的完成。在此过程中,后设政治与政治无可避免地纠缠在一起,且将所有的事物都称之为政治的事物,因而掏空了政治。并且,以对于所有的表象进行批判之名,让构成政治的错误消失无踪。在此一过程的终点,错误在经历了自身绝对化的漩涡之后,被化约为谎言之真理的无限重复、化约成为空真理的纯粹展现。其一度建立的政治,便宛如无处可寻的原始天堂,在其中,个人与群体使用着专属于人的言说,调解从属于一般利益的特殊利益。在治安马克思主义的坟前宣告的政治终结,简单地说,只是马克思主义后设政治的另外一种形式,亦即,“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形式。“政治的终结”乃是后设政治介入的终极阶段、其真理之空的最终肯认。“政治的终结”,乃是政治哲学的完成。
  更精确地说,“政治的终结”是构成现代民主与社会革命时代特色的政治与后设政治之间紧张关系的终结。此一紧张关系,曾经在对于人与公民、受苦/劳动人民与主权人民之间间距的诠释中展现。事实上,思索与处理此一间距有两种主要的方式。第一种是后设政治所采取的方式,在此一方式中,间距被视为对于不可能的同一化的揭发,或理想主权人民非真相的符号。后设政治将奠基于人民主权概念上的法律条文,并将政府制度体系定位为形式民主。在如此的界定下,“形式“与一个虚拟或不存在的内容对立,同时也对立于一种真正属于人民共同体的权力的事实。从那一刻起,其意义可能是对于权力真相与剥削的掩护,也可能是尚未发展成熟之社会矛盾的必然展现模式。无论如何,后设政治对于人民内部分裂的诠释,将所有的政治场景一分为二:其中一群人玩着形式的游戏,例如,权利的请愿、争取代表的抗争,等等。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政治的起点
第二章 错误:政治与治安
第三章 歧义之理性
第四章 从“元政治”到“后设政治”
第五章 民主,抑或共识
第六章 在其虚无主义时代的政治
附录
专名索引
人名索引
后记
一、感受性体制、理解与歧义、理性与计算、间距与“空”刘纪蕙
二、“政治哲学”、政治、治安  林淑芬
三、民主/后─民主、共识  陈克伦
四、人、人性、人权、人道主义  薛熙平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