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对于韩国政府与市场机制的研究还远未成熟,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政府干预对韩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何运用凯恩斯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等经典理论,打通理论学派间的隔阂与壁垒,以更加宏观的视野审视构建韩国经济发展的分析框架,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大问题。第二,韩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组成要件及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尚不清晰。韩国政府对经济干预是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工具实现的,各个政策工具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根植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截然不同的政府机构与官僚组织。准确把握韩国政府机构与官僚组织的演变历程及其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全面分析不同时期韩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工具组成要件的作用关系,描绘韩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要件演变过程。第三,韩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动态演化之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范围与力度也不尽相同。从经济起飞阶段的政府主导到经济成长乃至成熟阶段的民间主导,说明政府干预经济的动态演化之路,以及韩国制度变迁之路、经济政策的演变路径,乃至企业与个人选择的不断变化之路。
3.1.2韩国社会政策的相关研究
社会政策是以预防和解决市场经济下社会成员的社会风险为对象,通过国家立法和政府行政干预及其他一些措施,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准则和规定的总称。韩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历程中,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非总是相辅相成,也曾经出现过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均衡的矛盾。然而,总体看,韩国政府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关注并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不协调的矛盾,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配套多种政策,大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向纵深推进的社会问题,从而赋予韩国经济能够持久发展的必要条件,使大部分社会问题只成为发展的阶段性问题,避免深刻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韩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了向高收入国家的迈进。
本节主要梳理学术界有关韩国社会政策的相关研究,从而探寻出韩国社会建设的有益经验与不足之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