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犹太复国主义思想在其形成之初,对其为之奋斗的这个国家几乎一无所知。当1882年第一批犹太移民在“热爱锡安山运动”资助下来到巴勒斯坦时,他们吃惊地发现这个地方“已经有人居住了”。实际上,当时已经有30万阿拉伯人居住在巴勒斯坦,这个数字到1920年时已经翻了一番。由于出生率很高,再加上不断来自周围国家的移民,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口到1931年时已经达到85万人,到1939年就超过了100万。这些阿拉伯人大多是耕种出租土地的佃农,居住在村庄和小城镇中,基督教阿拉伯人占八分之一,生活在大城市,从事工商业。地主、宗教领袖、工厂主、商人和知识分子形成了一个阿拉伯寡头集团,控制着大量财富,其余的人则生活在赤贫状态,差不多100%是文盲。
犹太人要在巴勒斯坦建立起民族家园,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阿拉伯人问题,当地阿拉伯人则要面对“犹太问题”。为了转移仇恨,巴勒斯坦当地的阿拉伯寡头集团将赤贫佃农和工人的境遇归罪于犹太人,尽管真实情况与之相反。犹太复国主义进入巴勒斯坦后,几乎所有阿拉伯阶层都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获得了经济上的好处,只有一小部分例外:由于犹太移民开垦荒漠,以及定居农业的现代化,游牧的贝都因人在一些土地上失去了放牧和“收集”残余庄稼的权利;一些阿拉伯佃农在其耕种的土地被地主出售给犹太基金会后流离失所,但这个问题并不像激进分子所渲染的那么夸张,因为首先犹太人购入的大多是荒地和沼泽,他们直接从阿拉伯地主手中购买的耕地只有9万多英亩,仅相当于巴勒斯坦全部耕地的4%;其次,阿拉伯失地佃农(在犹太移民数量最多的1935年也只有664户)也都通过赔偿条款得到了补偿。当地阿拉伯人口虽然不断高速增长,却没有把广大的荒芜地区开垦成新的耕地,这才是造成阿拉伯人土地压力日趋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