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行政检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34393
  • 作      者:
    章亮亮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章亮亮,1980年9月出生,安徽省宣城市人。从有百年历史的宣城中学考入华东政法大学,取得经济法专业学士、宪法与行政法专业硕士学位后,留沪就职,先后在法院及党政机关工作,并复回母校读博。带着法律人的坚守,将继续跋涉于理想与现实之间。
展开
内容介绍
  行政检讨是非常具中国特色的行政问责方式之一,实质上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在****的运用和移植,其产生和发展具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政治文化历史渊源。行政检讨的回应性、自律性、反思性等特点反映了我国民主行政和责任行政的发展趋势,但在制度和实践中均有很多亟待规范之处,希望《论行政检讨》能够为进一步开展行政检讨理论研究、发挥行政检讨在当代中国行政问责体系中的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三)回应性
  政府的回应性一般体现在“现代政府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对公众的需要和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积极敏感的反应和回复的过程。”①政府回应性的关键环节是做好解释与说明工作,即行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有行政义务随时对自身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说明与解释。在行政问责制中,被问责对象作出“说明和解释”实际上就是对问责主体的一种“回应”。行政检讨是行政问责形式中最具回应性特点的,这里的回应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政系统内部对上级的回应。被问责对象向问责机关作出检讨,对自己履行行政职责的过失或错漏进行反省、解释和说明,通过检讨这一形式,上级机关也可以详细了解被问责对象的工作情况和心理动因,对加强行政系统内上级对下级的指导与被指导大有裨益。二是行政系统外部对公众的回应。虽然实践中大部分行政检讨的具体内容是不向社会公开的,但行政检讨的总体情况一般都会通过会议、电视或媒体向社会公众告知。行政检讨原本是行政系统内部问责的形式,却直接或间接向社会公众公开,这是因为公开的检讨不仅体现了在突发事件处理中,政府的“回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还向公众展现了责任政府的正面形象,有助于行政机关在处理事件进行问责的过程中保持主动地位。
  “回应”始终是政府行为的核心内容,政府需要处理的公共事务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已不再是单纯的治理和被治理的关系,政府职能必须向提供公共服务转变,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政府是有回应力的,否则,就不会有政府,政府存在的目的在于满足公众的需要,否则,就不会有政府。”①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向公众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回应诉求,通过回应获得公众对其行政行为的普遍认同与信任,促进公权领域和市民社会的相互合作和促进。人民是行政权力的赋予者和政府行为的最终评价者,因此公共行政的重要价值就是责任和回应,及时有效对公众作出回应也是政府获得合法性的必然途径,行政检讨因其回应性的特点,在实践中大量适用于突发事件、责任事故的处理过程,正如“黑堡宣言”所提出的那样:“公共行政者必须负责任的作出回应,这就是说,对合乎宪法和法律的特定的正当要求做出回应……只有这样,它才能在回应的这个词中体现最高层次上的负责任”,②近年来行政检讨的大量适用也是应需而生,体现了“主权在民”和“社会正义”的价值取向。
  (四)名誉性
  在我国行政问责体系中,相对于其他问责形式,行政检讨具备更鲜明的荣誉罚特征。以“道歉”这一名誉罚形式为例,道歉在问责实践中和检讨有着类似特征,都降低了行政权力主体的地位,以损伤权力主体的“面子”为代价向社会公众提供必要的心理补偿,发挥着社会群体和国家民众关系黏合剂的作用。但在我国问责实践中,道歉的适用比检讨更加频繁也更加随意,它通常表现为有关领导干部通过媒体向因各种自然灾害或责任事故受到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的社会公众表达歉意,内容多为“对不起”、“向大家道歉”、“表示深深的歉意”、“辜负了人民群众的信任”等。但是检讨与道歉有着明显的区别,道歉表达的是遗憾、惋惜和歉疚之情,而检讨则是对自身履行职责过程中存在错误或过失的反省和检查,是对事件或事故造成的损失必须承担的责任。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行政检讨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含义
第一节 语法意义上的“检讨”
一、“检讨”的中文语义变迁
二、“检讨”的英文含义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的“检讨”
一、中国古代帝王的“检讨”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检讨”
第三节 行政检讨的概念与特点
一、行政检讨是行政系统内部问责的重要形式
二、行政检讨的特点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行政检讨在行政问责体系中的定位
第一节 行政检讨的性质定位
一、行政检讨与政治责任的关系
二、行政检讨与行政责任的关系
三、行政检讨与法律责任的关系
四、行政检讨与伦理责任的关系
五、行政检讨的性质定位
第二节 行政检讨的效力定位
一、行政检讨在我国行政问责体系中的独特性
二、我国行政问责体系中的行政检讨效力定位
第三节 行政检讨与行政处分的关系
一、行政处分和行政检讨内涵的比较分析
二、行政检讨和行政处分在问责体系中地位的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行政检讨制度的生成与发展
第一节 党内检讨制度的生成和发展
一、自我批评的理论源起
二、党内检讨的运用和发展弱
三、检讨制度从党内向党外的扩展
第二节 党内检讨制度在行政系统的移植和发展
一、我国党组织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
二、党内检讨制度向行政系统的移植
三、行政检讨制度的生成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行政检讨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法治理论基础
一、宪法理论是行政检讨问责的基础
二、责任政府理论是行政检讨问责的动力
三、行政自制理论是行政检讨问责的能力证明
第二节 认识论基础
一、中国哲学中的知行统一观
二、西方哲学中的实践论观点
三、实践论观点对行政检讨的理论指导
第三节 行政伦理学基础
一、行政机关行政检讨的伦理基础
二、公务人员行政检讨的伦理基础
三、行政检讨体现责任承担的伦理自主性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我国行政检讨制度的关系
二、检讨制度的组织建设功能
第五节 传统政治文化基础
一、修身内省的自律意识
二、为政以德的自律理念
三、官本位的服从意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行政检讨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行政检讨制度概况
一、行政检讨制度的规范化趋势分析
二、行政检讨制度规定的立法层级
三、行政检讨形式在问责制度中的定位
第二节 行政检讨的规范分析
一、行政检讨规范的具体内容
二、行政检讨规范中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行政检讨的实践分析
一、行政检讨实践的特点
二、行政检讨实践的问题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我国行政检讨制度的思考
第一节 明确行政检讨制度的基本理念
一、确立责任政府理念
二、树立信用政府理念
第二节 完善行政检讨制度的决定程序
一、确定检讨问责执行主体
二、规范行政检讨范围
三、明确行政检讨责任划分
四、明确行政检讨形式和内容
五、统一检讨启动和执行程序
第三节 完善行政检讨制度的救济程序
一、完善行政检讨的行政救济制度
二、建立行政检讨的司法救济制度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