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基层治理中的国家与社会:角色、动力与行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6051493
  • 作      者:
    陈天祥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天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南粤优秀教师,主要从事基层治理、政府绩效评估、政府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独立和参与编写的著作1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主持的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地方政府委托项目20多个,长期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展开
内容介绍
  《基层治理中的国家与社会:角色、动力与行为》主要围绕基层治理中的国家与社会的角色、行为影响因素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展开,共分3编12章,既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深刻的论述,又有具体的调查结果和案例分析,既提出问题,更提供对策,具有较大的现实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基层治理中的国家与社会:角色、动力与行为》:
  四是非营利组织失灵现象需要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非营利失灵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受资源约束而导致的供给能力不强和打着非营利的旗号而从事营利性活动。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中国的非营利失灵在今天的环境下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它决定了西方的多元主义实践在中国并不适用,而必须构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伙伴关系,既需要政府给予社会组织大力扶持,又需要政府对它们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制衡以矫正其不当行为。五是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强大推力。中国社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经济社会水平有了很大的飞跃,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使执政高层意识到了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对良治中国的迫切需要。尤其是一些发达地区,出于和谐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再加上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使它们具有较强的制度创新能力,创造出一些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此外,各种各样的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政府的创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奖”(每年评选一次)、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每三年表彰一次)等。
  (四)三种治理结构的比较分析
  根据前面对三种治理结构的讨论,本书构建了图4—4所示的中国国家治理结构演进路径。1949——1978年是磁斥治理结构时期,国家与社会长期分隔,行政集权垄断着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全能型政府治理格局被逐渐打破,但国家主导的管控型治理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社会只不过是国家的一个附属物。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人们的信息来源更加多元化,权利意识觉醒,参与意识增强,形成了国家管控与民众诉求之间的巨大张力,社会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数量上升,政府威信流失,时代呼唤新的政府治理模式。
  ……
展开
目录
上 篇  基层治理中国家与社会的角色
 
第一章城市社区治理:角色迷失及其根源
 
第二章多元权威主体互动下的乡村治理
——基于功能主义视角的分析
中 篇  基层治理中国家与社会行为的动力
 
第三章公民身份意识测量初探
——基于广州市的一项问卷调查
 
第四章 中国国家治理结构演进路径解析
 
第五章 个人捐赠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广州市的问卷调查
 
第六章 非营利组织志愿者工作投入的组织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广州启智总队的问卷调查
下 篇  基层治理中国家与社会的行为
 
第七章“媒介化抗争”:一种非制度性维权的解释框架
——基于三个案例的分析
 
第八章 行政审批中的自由裁量行为研究
 
第九章 基于科层逻辑的公共服务供给困境和治理
 
第十章 行政执法中的官僚代表性初探
——来自一个城管执法中队的调查
 
第十一章 新型城市社区公共事务集体治理的逻辑
——基于需求-动员-制度三维框架的分析
 
第十二章 游走于国家与社会之间:草根志愿组织的行动策略
——以广州启智服务总队为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