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530998
  • 作      者:
    杨永利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杨永利,1963年生,陕西高陵人。中央党校经济管理研究生。现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研究员、全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和研究工作,先后参加多项国家和军队级科研项目。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80余篇;出版著作有:《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读本》等。曾获首届、第二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4项,第五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人民日报学术文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的形成发展、基本内容、基本特点以及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全书共分十四章,分别从十四个方面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的主要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我们党带领人民在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理论上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个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它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内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准确地把握了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社会这一基本国情,才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强调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他提出经过50年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设想。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在这里,毛泽东明确地把社会主义区分为“刚刚建立”和“完全建成”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958年12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在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在社会主义阶段上停步不前,但是也不能陷入超越社会主义阶段而跳人共产主义阶段的空想。我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断革命论者,我们认为,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没有隔着也不允许隔着万里长城;我们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发展的阶段论者,我们认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反映事物的质的变化,不应当把这些不同质的阶段互相混淆起来。”这已经体现出了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讲:“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1960年1月,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又说:“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但是我劝同志们宁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因而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可惜的是,毛泽东这些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没有能够坚持和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在急于求成的“左”的思想影响下,导致了“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1979年3月,邓小平就强调:“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79年3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它同世界上的任何其它事物一样,有它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同已经有了三四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经历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这段话包含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在初级阶段。”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献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述评与相关成果
三、研究界定与方法选择
四、研究原则与逻辑思路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涵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深刻内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价值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贡献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三、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
一、中国共产党是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与发展者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三、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
一、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国两制”理论
一、“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一国两制”理论的科学内涵
三、“一国两制”理论的重大意义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
一、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
一、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二、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
三、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第十四章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理论
一、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二、中国梦理论的基本内涵
三、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结束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