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青年学者论丛·开创:邓小平与改革开放》:
当时,对广东省官员触动最大的,莫过于持续不断出现的边民偷渡逃港事件。自1951年封锁边界以后,粤港边界上的偷渡逃港事件就没有停止过。1957年、1962年、1972年、1978年形成了四次偷渡高潮。偷渡风潮来得最为猛烈的是1978年、1979年。边防部队与民兵联合布设几道防线,仍无济于事。为什么偷渡逃港?根本原因是境内外巨大的经济差距。1978年广东全省农民人均收入仅77.4元人民币,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的深圳农民人均收入也只有134元人民币,而河对岸的香港新界农民同期收入为13000元港币。这对边境农民具有强大诱惑力。日复一日的偷渡潮,不仅影响内地的生产秩序和社会安定,更是一件有伤国体的事情,广东省领导人深感头痛,中共中央也很重视。
1977年11月,复出后的邓小平第一次外出视察,首站选择了广东。他听了逃港问题严重的汇报后立即插话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他说:“这不是部队能够管得了的。”“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最后,小平又总结说:“你们的问题相当集中,看来中心的问题还是政策问题。”显然,反偷渡光是堵解决不了问题,根本的办法是.放宽政策,发展经济,缩小两地差距。
在中共中央高层的关注和支持下,经过面向世界认真分析国外经济发展情况,深入研究加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广东、福建两省的领导及各界人士审时度势,积极争取,中央决定把突破口选在靠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广东和福建两省,建立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从最初酝酿到最后建立,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过程。
创办经济特区的设想萌发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早在1978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委派国家计委、外贸部组成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赴香港和澳门考察探索“弹丸之地”的港澳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之奥秘,以汲取有益的经验。考察结束后,考察组的领导和专家立即与广东省委的领导交换了意见。经过交谈,他们共同得出了一个结论:香港是一块没有原材料资源的弹丸之地,它的发展主要是靠灵活政策吸引了外国的资金、先进设备和技术。5月底,考察组经过深思熟虑,几易其稿,完成了《港澳经济考察报告》。其中强调:发达国家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对港澳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可借鉴港澳的经验,把靠近港澳的广东宝安、珠海划为出口基地,力争用三五年的时间,逐步将其建设成具有相当水平的对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吸引港澳客人的游览区。6月初,中央领导同志听取了考察组的汇报,并对其建议予以肯定。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思想此时已开始萌芽.尽管这时提出的“出口基地”与后来的“经济特区”在规模、功能等方面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别。
……
展开
——曲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