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吉尔伯特是哈佛大学的一位社会心理学教授,在他的带领下,专门研究人类幸福本质的“社会认知与情感实验室”成立了。经过调查和研究,吉尔伯特和同事们提出了“预测偏差理论”,其中关于幸福的偏差论是这样的: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提示自己注重现在,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时时刻刻想象着未来,这是由于天性使然。但事实上,人们想象中的未来,又会与实际情况发生一些偏差。这,就是幸福的“预测偏差”。
我们可以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当我们热切渴望着某次升职成功,或者投资成功的时候,我们会以为,当我们的愿望成真,一定会幸福地喜极而泣,毕竟这是无比期待的事情。可是,当答案揭晓,当你发现事情真的如你预期的那样发生了的时候,你会在那瞬间放松、释怀,然后对自己说,是啊,我早知道会成功的,而你的幸福感,并不如预期的那样强烈,更不会那么持久。这就说明,你对你的幸福感,在预测上发生了偏差。究其原因,可以用吉尔伯特的观点来解释:为什么人类会拥有“幸福感”而动物却没有?那是因为人类可以预见未来。然而,“预测偏差”的存在直接影响了你的幸福值,要么高估要么低估,以致于正常的“幸福感”缺失。
一位女大学生给远在家乡的母亲写了这样一封信:“亲爱的妈妈,为了得到良心上的安宁,我鼓起勇气给您写这封信,因为我不想对您有任何隐瞒,也希望得到您的宽恕。入学不久,花光了生活费的我就在同宿舍的同学那里偷了几千块钱,我用这些钱添置了一些衣服,还租了一辆摩托车。可不幸的是,我骑着摩托车没走多远,就不小心撞上了一棵大树,右脚被折断的我,被一位好心的男同学送进了医院。后来,在医院里,这个素不相识的男同学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与他相处后不久,我便同意了他的请求,做了他的女朋友,并答应和他住在一起。结果,噩运再次降临。不久我就发现自己怀孕了,而这个整天说爱我的男朋友,却狠心地离我而去。亲爱的妈妈,现在我能依靠的人只有您和爸爸了。我知道这一切都是我的错,但我还是想问一句,能不能让我和你们同住,并生下这个孩子。”
女孩的母亲看到这里,又气恼又心痛又着急。让她气恼的是,自己的女儿竟如此不争气,做出这样丢脸的事情;心痛的是女儿还小,又一个人在学校,要经历这一连串的打击一定很难受;着急的是不知道如何是好,毕竟女儿还在念书,如果回家来未婚生育,不知道会惹来多少白眼和闲言碎语。母亲捂住心跳,强迫自己把信看完:“亲爱的妈妈,原谅我吧,原谅我编造了以上的种种悲惨遭遇来欺骗您。您大概很想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我只想告诉您,我上学期有两科考试不及格。”
这个故事可真是一波三折,我们不得不为信中女儿的“用心良苦”感慨。至于她的做法是否妥当,我们暂且不究。但值得肯定的是,写信人的目的达到了。为了让母亲能够不那么激动和绝望地接受自己挂科的事实,女儿在信的前面编造了一系列更让人难以接受的劣迹,以此来作为让母亲坦然接受真相的铺垫。因为母亲在读信的前半部分的时候,已经把对女儿成才甚至优秀的期望值,降到了最低,而当她最后知道真相比前面的不堪要好上很多倍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一定不是失望,而是庆幸。这就证明了,只要适当地降低期望值,我们才不会因为希望落空而失望甚至绝望,也因为如此,才更容易体会到幸福的滋味。
那么,如何才能适当地降低期望值,享受到应有的幸福感呢?下面是心理学家总结出来的几条途径:
(1)正确、理智地评估未来以及形势。
很多时候,我们对事物的过高期望,都是源于我们没能对它做出正确的、科学的评估。在我们期待某种事物或某个结局之前,一定要认真分析它的可行性以及它的实现环境。当我们确保它能正常运作之后,再来给出合理评估。而所做出的评估,不能超出以往的先例,也就是说,只有做出保守的评估,我们的期望才会有更大胜算。
(2)调整心态,认识到过程比结果重要。
当我们对某个人某件事产生失望情绪,大多因为我们把结果看得太重。虽然,凡事都是为了追求一个结果,但真正到了结束的时候,结果反而没那么重要了,因为它已经既成事实,无法更改。而过程却不同,不管我们得到的是什么结果,我们都会在过程中有所得,而这些收获,远比形同标签一样的结果重要。只要我们想通了这一点,就不会为结果的成功与失败患得患失了,而幸福感,也会更持久。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