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量性研究
1.什么是量性研究?
量性研究是以客观理论为基础,在确立研究方案的前提下,客观地对研究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获得数据资料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从而验证某个现象或推论的研究方法,又称演绎法。简单地说,量性研究就是运用数字资料和统计学手段来检测、分析并验证某个假说或推论的方法。量性研究的研究过程是一个客观、系统的过程。它是在制订了严密的研究方案的前提下,确定研究假设,并按照选定好的方法收集资料和数据,然后运用统计学手段等客观的测定方法分析数据资料,从而验证研究假设,解释结果并提出新的建议。
2.什么是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指对研究现象或推论中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影响进行描述或预测。假设可根据变量数的个数分为单纯假设和复杂假设。单纯假设是指一个特定因素(自变量)与另一个因素(因变量)的关系或影响;复杂假设是指一个特定因素(自变量)与多个因素(因变量)的关系或影响。
3.什么是研究的概念框架?
研究的概念框架是指对研究现象和与之相关的概念及关系的整体构造的定义。对量性研究来说,为了研究某现象或假设,明确对研究对象的看法和研究方向尤为重要,即研究者应从一个特定的视点、方向来考虑研究对象。研究者所关心的是研究现象受哪些因素、变量、过程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整体构造如何,这些问题都必须在制订研究计划时加以明确。
4.什么情况下适合选用量性研究?
量性研究在护理科研中占主导地位,但不是所有的现象都可以用量性研究来解决。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时适合选用量性研究:①验证现象或研究假设,如:“综合保温措施对减少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②探索护理手段对患者的效果,如:“对新生儿脐带开放性护理效果的评价”;③探索合理的护理手段,如:“门诊患者的健康指导的相关研究”。
第六节质性研究
1.什么是质性研究?
质性研究是获取护理知识的新方法,是一种艺术的、哲学的方法,用来理解人类独特的、变化的、整体的本质。质性研究是指采用系统化的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非量性数据的研究途径。质性研究被广泛地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2.什么是护理质性研究?护理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环境下采用多种收集资料的方法(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并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构建,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第七节常用的质性研究方法
1.什么情况下适合选用质性研究?
量性研究实施之前,作为先行研究时可以实施质性研究。例如,某种量表的开发(问卷的条目)。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可以提高研究的效度。
2.什么是混合型研究?
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都是建立在经验证据上的实证研究,它们在科学研究中承担不同的功能,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称为混合型研究。
3.质性研究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质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包括现象学研究、扎根理论(根基理论)研究、人种学研究(民族志)、个案研究、行动研究、历史研究、叙述研究、内容分析、Meta分析等。
4.什么是现象学研究?
现象学研究是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专业常用的研究方法,是以了解人的生活经历为目的的方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