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保定淮军公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601193
  • 作      者:
    王胜利主编
  • 出 版 社 :
    河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保定是一个文物大市,境内文物历史跨度久长、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价值重要,燕下都遗址、北岳庙、清西陵以及定州塔、直隶总督署、莲池书院等。为了众多的文化瑰宝,保定的几代文物工作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淮军会所,历经战乱动荡、文革破坏,一度变为居民拥挤的大杂院,如今已开始走上还原历史面貌的保护之路。我们欣喜的看到,公所院内的二百多户居民已经搬迁,违章建筑大部分拆除,修缮工程已经启动,科学的保护利用规划已经制定,又一个稀有的文物建筑品种不再继续受到损害。有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有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关心与帮助,有文物工作者各方面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共享这一保护成果的愿望一定会实现!一起来翻阅《保定淮军公所》吧!
展开
精彩书摘
  在中国封建王朝时代。封建皇帝为了拢络文臣武将及至一方百姓的中心,往往会为忠烈士臣、节孝烈女们树碑建祠,但在清朝以前,大多是以“某公祠、贤良祠……”等命名。昭忠祠这种祠堂形式却是形成于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王朝。为追悼阵亡将士修建昭忠祠,开创昭忠祠祭祀制度的是满清人人关后的第三代皇帝——雍正皇帝。并且这一制度并非淮军特有。满清人在统一中国的艰苦创业中,上至太祖努尔哈赤和皇亲国戚,下至无数将官士兵战死沙场尽忠报国,正是由于这些台身创国的义勇之士,才为满人打下了一个巨大的帝国王朝——大清王朝。自努尔哈赤到雍正,经过五代人的拼博,大清帝国的政权已经稳定,追悼祭典为国捐躯的忠勇将士亡灵,自然是雍正皇帝用来安抚和拢络人心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雍正皇帝于雍正二年(1724年)开始在京城首建昭忠祠,用于追悼祭祀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官员将领及八旗兵丁。雍正皇帝在雍正二年修建京城昭忠祠的上谕中指出:“朕惟《周礼》有司勋之官,凡有功者书名太常,祭于大烝,祭法日:以死勤事则祀之,凡以崇德报功,风励忠节也。
  自太祖以来,特别是圣祖在征讨三藩之乱、平定西藏、统一台湾等战争中,虽天戈所指,如疾风振槁,而师旅之臣,捐躯马革,及守土之官,见危授命者,所在多有。……将士奋勇前驱,亦有殁于行阵者,此皆尽忠报国之臣,朕甚佳之。亦甚悯之。当于京城建立祠庙,春秋妥侑。其偏裨士卒。力战敌忾,舍生取义者,亦附列左右,用以褒崇大节,扬表芳徽,俾远近观听勃然生忠义之心,于治道亦有裨益”。
  京城昭忠祠亦称敕建昭忠祠,建祠地址在北京崇文门内的台基厂附近(原称“东交民巷”),自雍正三年(1725年)开始修建,雍正六年(1728年)竣工,建成后悬挂雍正帝的御书匾额“表奖忠勋”,雍正帝钦定祠名为“昭忠”。同时规定了“将文武诸臣之位,安设正祠,偏将士卒之位,安设两庑”的祭祀规制,其祭祀行礼仪节等,“均与祭贤良祠同”。但该祠已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被毁,随后原址被改建成澳国使馆。直到1903年张之洞等人向朝廷请求重建昭忠祠,地点选在因义和团设坛而被德军炮轰炸毁的报国寺原址,可是由于当时战乱赔款,朝廷无银,只得由大臣们捐款修建。如今,在报国寺里仍可看到仅存的昭忠祠山门和两座记述重建昭忠祠的石碑。根据清代礼制,昭忠祠祭祀制度属“群祀”,被祭祀的人员分为正祀、拊祀。正祀一般祭祀官吏将领。柑祀(附祀)一般祭祀兵丁。其后,嘉庆七年(1802年),在镇压剿办川楚白莲教起义中,阵亡将领兵丁越来越多,京城昭忠祠难以放置众多牌位,为此,嘉庆帝又下诏,令各直省府城都建昭忠祠(也称直省昭忠祠),并作了具体规定如下:“直省府城各建昭忠祠一所,凡阵亡之文武大小官员及兵丁乡勇,各按本籍入祀致祭”,“其春秋祭品仪节,与直省祭贤良祠同”。但直到湘军、淮军的创建和壮大,特别是湘军、淮军为大清帝国立下了显赫的战功,这才出现了特殊地区或特殊军事组织的昭忠祠(如湘军昭忠祠、淮军昭忠祠等)。众多的昭忠祠自然要有一个规范管理制度,为此自京城首建昭忠祠始,清政府就对昭忠祠的建筑规制、人祀人员神牌的制作、生前的官职品级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昭忠祠与淮军昭忠祠
昭忠祠始建
第一所准军昭忠祠建在何地
全国有几处准军昭忠祠
建祠最多的汉人重臣
准军昭忠祠的建造特色
伴随公所始终的吴汝纶文化
现存规模最大的淮军昭忠祠
昭忠祠祭祀什么人
祭祀制度
昭忠祠的管理制度
御批民捐祭亡魂

第二章 徽派建筑的特点
高昂挺立的马头墙
生活气息浓厚的墨线画
徽州“三雕”

第三章 保定淮军公所
淮军为何要在保定建昭忠祠
为何公所与昭忠祠同处一隅
保定淮军公所的历史变迁
秀丽与古朴于一隅的古建筑群
建筑布局与功能
保定准军公所中的徽派建筑
现存最完整的戏楼(主祭场)
昭忠祠
祠堂管理人员办公院

第四章 公所中的北方四合院
公所区
北方院的建筑特点
校场休闲区
义地办公院

第五章 北方四合院中的民俗文化
门文化
大门的规格
门饰构件
脊文化
上马石与栓马桩

第六章 李鸿章与淮军
壮志少年李鸿章
弃文从武入湘军幕府
奉师命组建淮军
首战大捷初显身手
在剿捻中壮大的准军
成功调解天津教案
积极创办近代工业
弱国外交
洋务重臣
建设海军
中日甲午战争
饿皇加冕
最后谢幕
身后哀荣
后世评价

第七章 李鸿章轶闻趣事
出访欧美
洋人的炸弹让李鸿章开了窍
不履日地
手抓烤鸡
李鸿章 杂碎
创办电报
中国照X光第一人
情有独钟克虏伯
“名角”也骂“李二汉奸”
“屡败屡战”传后人
“寓公”当上地产商
儿子逼老子交财产
不孝子孙丢光家产
侄孙曾任津门市长秘书
为保命家财变赎金
港督庆典李家后人成了座上客
共和国建设也有李家后人的功劳

第八章 李鸿章家庭
李氏故居
李氏祖先与子孙
李鸿章遗产是如何分配的
李鸿章生平要事时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