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伍柳仙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823060
  • 作      者:
    (明)伍冲虚,(清)柳华阳著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伍冲虚(1574—约1644),原名阳,字端阳,自号“冲虚子”,江西南昌县人,龙门派第八代弟子,为明代后期著名内丹家,内丹清修派的集大成者。伍氏主要著作为《天仙正理直论》、《仙佛合宗语录》。


  柳华阳(1736—?),道教内丹修炼的流派创始人, 本为儒生,起家科第,后弃儒入禅,又出佛皈道,“凡三教之师靡不参”,竟未了彻慧命之旨。著有《慧命经》、《金仙证论》。

展开
内容介绍

  《伍柳仙宗》是将我国明代伍冲虚所著的《天仙正理》、《仙佛合宗》与清代柳华阳所著的《慧命经》及《金仙论证》等四种著作合订在一起的一部中国古气功文献。伍柳派属道教丹法流派,由伍守阳、柳华阳所创。该派主张清静修为,以修气脉与小周天功夫为主,本书说理浅近,指点显明,使人易于入门。

展开
精彩书摘

  仙佛合宗语录
  仙佛合宗语录
  最初还虚第一
  大和问云:“《直论》中言:‘炼己先务,有当禁止杜绝之端。’又言:‘不炼己,有难成玄功之弊。’可谓详言炼己之要矣。昨又言:‘最初炼己,不过导其入门,仍要还虚,方入阃奥。’敢请还虚之理何谓也?”
  曰:“儒家有执中之心法,仙家有还虚之修持。盖中即虚空之性体,执中即还虚之功用也。惟仙佛种子,始能还虚尽性,以纯于精一之诣。若夫人心,则戾其虚空之性体,冲冲不安,流浪生死,无有出期。故欲修仙体者,先须成载道之器。欲成载道之器,必须尽还虚之功。虚也者,鸿湾未判以前,无极之初也。斯时也,无天也,无地也,无山也,无川也,亦无人我与昆虫草木也。万象空空,香无朕兆,此即本来之性体也。还虚也者,复归无极之初,以完夫本来之性体也。”
  曰:“然则何所修持,始尽还虚之功也?”
  曰:“还虚之功,唯在对境无心而已。于是见天地,无天地之形也。见山川,无山川之迹也。见人我,无人我之相也。见昆虫草木,无昆虫草木之影也。万象空空,一念不起。六根大定,不染一尘。此即本来之性体完全处也。如是还虚,则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顿证最上一乘,又何必修炼己之渐法也哉?佛宗云:‘无根光中常自在。’又云:‘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合此宗也。”
  仙佛合宗语录
  真意第二
  问云:“《直论》中所谓‘返观内照,凝神入于炁穴。’敢求详示返观内照之旨。”
  曰:“返现内照,即真意之妙用也。盖元神不动为体,真意感通为用。元神,真意,本一物也。言神,可也。言真意,亦可也。真意即虚中之正觉,所谓相知之微意是也。返观内照者,返回其驰外之真意,以观照于内也。炼精之时,真意观照于炼精之百日。炼炁之时,真意观照于炼炁之十月。炼神之时,真意观照于炼神之三年。此返观内照之大旨也。”
  曰:“凝神入炁穴之大旨又何谓也?”
  曰:“炼精之时,有行住起止之工。行则采取如是○,即运息以会神炁之真意也。住则封沐如是○,即停息以伏神炁之真意也。起则采封之后,真意运息,合神炁于十二时中,自子时而起火也。止则象闰之后,真意停息!合神炁于本根还虚而止火也。可见行住起止,悉皆元神凝合于炁中。不谓之凝神入炁穴,不可也。犹未己也。当大药服食之后,务宜定觉于庭穴之虚境。虽周三千六百时之天,未当一瞬息离于结胎之所。不谓之凝神入炁穴,不可也。然真意有动静兼用之工,有专静不动之功,无不可不知也。何为动静兼用之功?初关炼精,真意采炼属动,封沐属静。三年哺乳,真意出收属动,归宫还虚属静。此动静兼用之功也。何为专静不动之功?中关炼炁,唯神意定觉于庭穴之虚境,为结胎之主。但任督二炁自然之有无,而不着意于二炁之有无。可见十月常静,未尝移易毫发许也。此专静不动之功也。更进而论之:三年乳哺,已造还虚之极。虽真意一出一收,而实不着于出收。则是出亦静,收亦静,谓之专静不动,亦可也。”
  曰:“动静适宜,自合妙机。倘失真意,其弊云何?”
  曰:“炼精之时,若失真意,则无以招摄二炁合神归定于玄根,以妙积阳之用。炼炁之时,若失真意,则无以保护二炁归定于胎中,以证纯阳之果。炼神之时,若失真意,则无以迁神归定于泥九。复戒慎出入于天门,以施乳哺之功。予向有一颂云:‘阳气生来尘梦醒,摄精合性归金鼎。运筹三百足周天,伏气四时归静定。七日天心阳来复,五龙捧上昆仑顶。黄庭十月足灵童,顶门出入三年整。屈指从前那六工,般般真意为纲领。九年打破太虚空,跨鹤乘鸾任游骋。’此予总颂阳光三叠,咸不离夫真意,真意之用大矣哉!然须知真意不涉较量,一涉较量,即非真意矣。佛宗云:‘拟议即乖,较量即错。’合此宗也。”
  仙佛合宗语录
  水源清浊真丹幻丹第三
  问云:“《直论》中有‘不知先后清浊之辨,不可以采取真炁。’何谓也?”
  曰:“先后清浊,即水源之辨。真丹,幻丹之所由别也。”
  曰:“既云丹,均是阳精所成,何有真幻之别也?”
  曰:“水源既有清法之殊,则成丹不无真幻之别?若筑基昧此,则违真从幻,往往有之矣。今为尔详辨之:凡有念虑存想,知见睹闻,皆属后天,所谓浊源也。阳精从此浊源中生,因而采封炼止,纵合玄妙天机,终成幻丹,以其水源不清也。若夫无念无虑,不识不知,虚极静笃时,即属先天,所谓清源也。阳精从此清源中生,于焉采封炼止,兼合玄妙天机,遂成真丹,以其水源不浊也。凡阳精从清源中生,即须采而炼之。倘阳精从浊源中生,弃之不采可也。诚能最初还虚,则采炼阳精,悉就真丹,自无幻丹之谬矣。古云:‘炼药充须学炼心’,诚有鉴于水源之宜清也。佛宗云:‘心浊不清,降菩提种。’合此宗也。”
  仙佛合宗语录
  火足候止火景采大药候天机第四
  问云:“《直论》中所谓‘三百周天,犹有分余象闰数。一候玄妙机,同于三百候。’义旨云何?”
  曰:“此言火足之候也。所谓三百周天者,三百妙周之限数也。欲人知火足之喉,在得玄妙机之周天满三百候之限数也。凡行小周天之火,有善于行火者焉,有不善于行火者焉。善于行火者,水源清真,采封如法,炼止合度,心不散乱,意不昏沉,以至三百息数,混合神炁,贯串始终。此一周天,乃得玄妙机之周天也。不善于行火者,或水源凡浊,或采封违法,炼止失度,因昏沉散乱,以至三百息数,断而复连,神炁不均,时离时合。此一周天,乃失玄妙机之周天也。除失玄妙机之周天不计外,独计得玄妙机之周天,要满三百候之限数,方为火足之候,止火之候。此积于内者也。犹有缩龟不举,并阳光二现之景,皆为火足之候,止火之候。此形于外者也。故佛有‘倒却门前刹竿著’之句,又有‘成就如来马阴藏相’之句,皆为缩龟不举之明证也。’又有“宝胜如来放光动地’之句,亦为阳光发现之明证也。
  ……

展开
目录

天仙正理增注直论
重刻天仙正理序
复刻天仙正理序
本序
道原浅说篇
直论九章
先天后天二炁直论 第一
药物直论 第二
鼎器直论 第三
火候经 第四
炼己直论 第五
筑基直论 第六
炼药直论 第七
伏气直论 第八
胎息直论 第九


直论起由
后 跋
增注说
伍真人事实及授受源流略


仙佛合宗语录


仙佛合宗
最初还虚 第一
真意 第二
水源清浊真丹幻丹 第三
火足候、止火景、揉大药候天机 第四
七日采大药天机 第五
大药过关服食天机 第六
守中 第七
出神景、出神收神法 第八
末后还虚 第九
门人问答
评古类


金仙证论
序 一
序 二
金仙证论慧命经合刻序
义例
序炼丹 第一
正道浅说 第二
炼己直论 第三
小周天药物直论 第四
小周天鼎器直论 第五
风火经 第六
效验说 第七
总说 第八
图 第九
图说 第十
顾命说 第十一
风火炼精赋 第十二
禅机赋 第十三
妙诀歌 第十四
论道德冲和 第十五
火候次序 第十六
任督二脉图 第十七
决疑 第十八
僧豁然 七问
王会然 七问
了然 五问
危险说
后危险说
增注说


慧命经

自 序
漏尽图 第一
法轮六候图 第二
任督二脉图 第三
道胎图 第四
出胎图 第五
化身图 第六
面壁图 第七
虚空粉碎图 第八
集说慧命经 第九
正道修炼直论 第十
正道工夫直论 第十一
正道禅机直论 第十二
杂类说 第十三
决疑 第十四
了然 六问
介邑秀才李思白名堉道号琼玉 六问
僧真元 十三问
太邑海会寺方丈龙江 一问
洪都药师院方丈石藏和尚 一问
张紫阳八脉经
九层炼心
李涵虚真人后天串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