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彩色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75971
  • 作      者:
    王学德,袁淑娜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天然彩色棉是指纤维具有天然颜色的棉花,其颜色是纤维细胞在分化和发育过程中植物色素在纤维细胞内沉积的结果。天然彩色棉织物以其舒适,环保的特性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彩色棉》是在较系统总结作者15年的彩色棉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既介绍了彩色棉纤维的生理特性及其结构特征,又分析了天然彩色棉色素类型和色素形成的机理,同时又对具有极佳应用价值的优质彩色长绒棉的育种技术进行阐述。《彩色棉》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彩色棉色素和品质形成从生理生化,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便于读者的理解和识别。由于《彩色棉》是一本介绍彩色棉生理和育种的科技专著,对于从事作物遗传育种和栽培的科研、教学和农技推广的人员,以及综合性大学和农业院校的学生,均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
目录
前言<br /><br />第一章&nbsp;概论1<br /><br />第一节&nbsp;彩色棉的涵义及其优点1<br /><br />一、彩色棉的涵义1<br /><br />二、彩色棉的优点2<br /><br />第二节&nbsp;彩色棉的种植史5<br /><br />一、彩色棉自古就有5<br /><br />二、彩色棉的衰落5<br /><br />三、彩色棉的复兴5<br /><br />第三节&nbsp;彩色棉存在的问题10<br /><br />一、彩色棉纤维颜色种类不够多10<br /><br />二、彩色棉产量较低、品质较差10<br /><br />三、彩色棉纤维颜色易变11<br /><br />四、彩色棉在种植上需要与白色棉隔离12<br /><br />第四节&nbsp;彩色棉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12<br /><br />一、丰富彩色棉新种质12<br /><br />二、提高彩色棉育种技术14<br /><br />三、提高彩色棉栽培技术17<br /><br />四、提高彩色棉纺织加工技术17<br /><br />五、加强彩色棉的基础理论研究18<br /><br />主要参考文献23<br /><br />第二章&nbsp;棉花纤维的发育25<br /><br />第一节&nbsp;棉铃、种子和种皮25<br /><br />一、棉铃的生长25<br /><br />二、棉花种子的发育和形态27<br /><br />三、棉花种皮的结构28<br /><br />第二节&nbsp;棉花纤维的分化与发育31<br /><br />一、纤维细胞的分化和突起31<br /><br />二、纤维细胞的伸长34<br /><br />三、纤维细胞次生壁的合成和增厚39<br /><br />四、纤维的脱水成熟41<br /><br />第三节&nbsp;棉花纤维的经济和理化性状44<br /><br />一、棉花纤维的经济性状44<br /><br />二、棉花纤维的物理性状48<br /><br />三、棉花纤维的化学组成50<br /><br />主要参考文献52<br /><br />第三章&nbsp;彩色棉的纤维色素55<br /><br />第一节&nbsp;彩色棉纤维色素的提取55<br /><br />一、提取方法56<br /><br />二、提取液分析和纤维颜色变化56<br /><br />三、HNO3/乙醇提取法适用于彩色棉纤维色素的定量分析60<br /><br />第二节&nbsp;彩色棉纤维色素的结构与性质61<br /><br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61<br /><br />二、彩色棉纤维色素的类型及化学特性64<br /><br />三、彩色棉纤维中类黄酮色素的结构和性质67<br /><br />第三节&nbsp;彩色棉纤维色素合成基因及其表达72<br /><br />一、彩色棉纤维色素合成基因73<br /><br />二、色素合成基因在彩色棉纤维中的表达74<br /><br />三、彩色棉纤维色素合成基因的特点79<br /><br />第四节&nbsp;影响彩色棉纤维色素形成的相关因子81<br /><br />一、彩色棉纤维PAL活性与纤维色素的相关性81<br /><br />二、彩色棉纤维的黄酮、水分和糖含量与色素含量的相关性82<br /><br />三、彩色棉纤维pH变化与色素含量的相关84<br /><br />四、彩色棉成熟纤维矿质元素含量与色素含量的相关85<br /><br />五、彩色棉纤维色素形成的复杂性86<br /><br />第五节&nbsp;彩色棉纤维色素对纤维品质和产量的影响88<br /><br />一、纤维色素对纤维品质的影响88<br /><br />二、纤维色素对彩色棉产量的影响90<br /><br />主要参考文献92<br /><br />第四章&nbsp;彩色棉纤维发育的特点94<br /><br />第一节&nbsp;彩色棉纤维的细胞学特征94<br /><br />一、白色棉纤维的显微结构94<br /><br />二、绿色棉纤维的超微结构95<br /><br />三、棕色棉纤维的超微结构96<br /><br />四、彩色棉纤维超微结构与彩色棉产量、品质的关系97<br /><br />第二节&nbsp;彩色棉纤维的颜色发育97<br /><br />一、彩色棉纤维的颜色发育98<br /><br />二、彩色棉纤维细胞氧化还原状态与颜色发育99<br /><br />三、外源呼吸抑制剂对彩色棉纤维生长和显色的影响103<br /><br />第三节&nbsp;彩色棉纤维的碳水化合物代谢107<br /><br />一、彩色棉纤维在发育过程中糖和纤维素的变化108<br /><br />二、彩色棉纤维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特点110<br /><br />第四节&nbsp;彩色棉纤维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酶及其基因表达111<br /><br />一、蔗糖酶活性的变化112<br /><br />二、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变化113<br /><br />三、蔗糖合成酶和纤维素合酶基因在彩色棉纤维中的表达特点114<br /><br />第五节&nbsp;彩色棉纤维中的矿质元素118<br /><br />一、不同颜色纤维中矿质元素的变化118<br /><br />二、大量元素与纤维发育120<br /><br />三、微量元素与纤维发育126<br /><br />四、彩色棉纤维中矿质元素积累的特点127<br /><br />主要参考文献131<br /><br />第五章&nbsp;彩色棉光合生理的特点133<br /><br />第一节&nbsp;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133<br /><br />一、试验材料133<br /><br />二、光合生理指标和测定方法134<br /><br />第二节&nbsp;彩色棉光合生理的特点138<br /><br />一、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138<br /><br />二、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叶绿体希尔反应139<br /><br />三、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叶绿体ATPase活性140<br /><br />四、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净光合速率140<br /><br />五、不同发育时期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141<br /><br />第三节&nbsp;彩色棉光合指标与产量和品质142<br /><br />一、彩色棉产量的表现142<br /><br />二、彩色棉纤维品质的表现143<br /><br />三、彩色棉光合指标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144<br /><br />第四节&nbsp;彩色棉种间杂种的光合生理特点147<br /><br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47<br /><br />二、彩色棉种间杂种的产量和品质表现148<br /><br />三、彩色棉种间杂种的光合生理特点148<br /><br />四、彩色棉杂种光合生理与产量和品质153<br /><br />主要参考文献154<br /><br />第六章&nbsp;彩色棉的育种156<br /><br />第一节&nbsp;彩色棉纤维颜色的遗传156<br /><br />一、国外的研究157<br /><br />二、国内的研究159<br /><br />三、纤维颜色基因的遗传效应161<br /><br />第二节&nbsp;彩色棉的系统育种162<br /><br />一、系统育种的原理162<br /><br />二、系统育种的方法163<br /><br />三、代表性品种165<br /><br />第三节&nbsp;彩色棉的杂交育种168<br /><br />一、杂交育种的原理168<br /><br />二、杂交育种的方法169<br /><br />三、代表性品种175<br /><br />第四节&nbsp;彩色棉的杂种优势利用183<br /><br />一、彩色棉杂种优势的表现183<br /><br />二、彩色杂交棉的选配原则187<br /><br />三、彩色棉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189<br /><br />第五节&nbsp;彩色三系杂交棉的育种192<br /><br />一、彩色三系杂交棉的遗传基础192<br /><br />二、彩色棉三系及其杂种(三系杂交棉)的选育195<br /><br />三、海岛棉三系的选育及其应用200<br /><br />第六节&nbsp;彩色棉的转基因育种210<br /><br />一、彩色棉转基因育种的现状210<br /><br />二、彩色棉转纤维素合酶基因(acs)的育种211<br /><br />主要参考文献220<br /><br />第七章&nbsp;彩色棉的纺织应用223<br /><br />第一节&nbsp;纺织原料的概述223<br /><br />一、纺织原料的构成223<br /><br />二、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的特性比较226<br /><br />三、棉纤维品质与纱线质量的关系228<br /><br />第二节&nbsp;彩色棉纤维的理化性能231<br /><br />一、彩色棉纤维的化学组成231<br /><br />二、彩色棉纤维的物理性能235<br /><br />第三节&nbsp;彩色棉织物颜色的稳定性与调控237<br /><br />一、湿、热处理下的颜色变化238<br /><br />二、酸、碱处理下的颜色变化239<br /><br />三、氧化剂处理下的颜色变化240<br /><br />四、还原剂处理下的颜色变化241<br /><br />五、金属盐处理下的颜色变化242<br /><br />六、表面活性剂处理下的颜色变化243<br /><br />七、紫外线处理下的颜色变化243<br /><br />第四节&nbsp;彩色棉织物的设计与生产244<br /><br />一、彩色棉织物的设计244<br /><br />二、彩色棉纺织品的生产248<br /><br />三、彩色棉织物洗涤注意事项和真伪辨别252<br /><br />第五节&nbsp;彩色棉产业的优势和开发前景254<br /><br />一、发展彩色棉产业的优势254<br /><br />二、彩色棉产品在国内外的开发现状256<br /><br />主要参考文献258<br /><br />彩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