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北部湾中国沿海城市旅游化改造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39290
  • 作      者:
    李志峰[等]编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北部湾中国沿海城市旅游化改造研究》希望通过文化的层面去思考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城市群的初步尝试,描述从中世纪到20世纪的北部湾重要的城市特征,着意呈现以往这些城市的建造者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去做,在哪里做及何时去做,从而凸显其人脉与文脉。
  《北部湾中国沿海城市旅游化改造研究》包括城市旅游化概述、北部湾中国沿岸历史变迁与城市沿革、今日北部湾、北部湾城市旅游发展评析与策略、环北部湾(广西)城市旅游化建设、环北部湾(广东)城市旅游化建设、国际旅游岛省会城市海口旅游化发展态势、研究个案:海口城市旅游化的提升实践、北部湾城市旅游化升级发展的思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北部湾中国沿海城市旅游化改造研究》:
  二、目然旅游资源
  北部湾地理条件优越,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作为典型的热带一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跨国滨海区,北部湾海岸线绵长,海湾、海岛、岬角、海峡众多;既具有现代国际旅游所追求的“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五大要素,又兼具河流、港口、岛屿、气候、森林等世界热门的观光旅游风景资源。同时,北部湾地势三面高、中间低,从陆地向海洋倾斜,山海相接,地理特征明显,各种自然景观众多,如海岛、山川、谷地、瀑布等,具备开发多种旅游产品的优势条件。
  (一)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北部湾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充分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多样性和不均衡性。山体总体规模大、数量多,景观多样、类型丰富,有大量奇特的、吸引度较高的资源单体,如广西南宁大明山、青秀山、北海冠头岭、防城南山、中国雷琼世界地质公园等。并以综合自然旅游地为主导,综合旅游资源丰富度较高,旅游资源开发支撑条件较好。如广西上思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园区内无山不绿,无峰不秀,无石不奇,无水不飞泉。有保存完好的原始亚热带雨林,蕴含着丰富动植物资源植物种类1892多种,动物种类283种。公园里空气清新,风光旖旎,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8.9万个/立方厘米,被誉为“华夏第一天然氧吧”,最适合久居尘土飞扬的城市中的人们来这里“洗肺”。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景点有阴阳树、天然药浴池、龙袍树、天女浴池、金猫洗脸等。
  (二)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
  北部湾位于中国沿海西南端,属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潮湿,水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有多处观光河段、观光湖区、湿地、潭池、海湾等,是滨海旅游区资源特色的典型。由于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的优势,可供利用的水文类旅游资源数量众多,规模大,因此水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极具开发潜力。如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北海银滩西起侨港镇渔港,东至大冠沙,由西区、东区和海域沙滩区组成,东西绵延约24千米,海滩宽度30~3000米,陆地面积12平方公里,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面积超过大连、烟台、青岛、厦门和北戴河海滨浴场沙滩的总和,而平均坡度仅为0.05。沙滩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积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细腻的沙滩会泛出银光,故称银滩,北海银滩以其“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的特点,被誉为“天下第一滩”。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城市旅游化概述
第一节 城市旅游化的内涵及外延
第二节 优秀案例及经验借鉴

第二章 北部湾中国沿岸历史变迁与城市沿革
第一节 古代北部湾及周边地区的变迁
第二节 近代的北部湾与周边城市的发展
第三节 现代北部湾与城市发展

第三章 今日北部湾
第一节 北部湾自然文化概况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基础
第三节 北部湾城市旅游现状
第四节 北部湾城市旅游特征及存在问题

第四章 北部湾城市旅游发展评析与策略
第一节 北部湾城市旅游化改造的背景与分析
第二节 北部湾城市旅游化的政策支持

第五章 环北部湾(广西)城市旅游化建设
第一节 南宁城市旅游建设
第二节 北海城市旅游建设
第三节 钦州城市旅游化建设
第四节 防城港城市旅游建设-

第六章 环北部湾(广东)城市旅游化建设
第一节 湛江及其旅游业
第二节 湛江城市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第三节 湛江城市旅游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第七章 国际旅游岛省会城市——海口旅游化发展态势
第一节 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发展势态
第二节 三亚城市旅游化建设
第三节 海口城市旅游化的总体现状

第八章 研究个案:海口城市旅游化的提升实践
第一节 海口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与策划
第二节 海口市城市道路交通旅游化改造
第三节 海口市城镇旅游化改造
第四节 海口市公共空间旅游化改造
第五节 服务设施旅游化改造
第六节 海口市其他新兴旅游产业开发改造

参考文献
余论代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