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王亚南著作全集第5卷 中国经济原论
0.00     定价 ¥ 1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06419
  • 作      者:
    王亚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亚南,原厦门大学校长,现代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毕生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史学的开拓者之一。著有《中国经济原论》《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等。

王洛林,王亚南之子,著名经济学家,曾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华东交通大学经管学院名誉院长,厦门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第十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五届中央委员,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主任。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先生20世纪40年代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这本书是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产物,是王亚南先生将中国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成果应用于高等经济学教学的产物,对于中国经济的各个方面,如商品和商品价值、货币、资本、利息和利润、工资、地租以及经济恐慌等问题做了详尽的阐释。本书以实践了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而蜚声海内外,是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和原理来研究剖析中国经济形态的成功典范。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们知道:资本可以在货币形态上存在,可以在生产手段、消费手段的形态上存在,也可以在完成了的商品形态上存在。但货币也好,生产手段消费手段也好,乃至生产出来,准备拿去出卖的商品也好,不但不能孤立地成为资本,且都可以不是资本。因此,资本之较深一层的理解,竟可以说:“不是物件,而是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的关系。”这样说,在一般非专精经济学的人看来,也许太抽象了,但在实际上,货币是要在贷者与借者间,结成了借贷关系,使贷者有权向借者索取利息,始成为资本;又如生产手段,要在它把资本家与劳动者结成了雇佣关系,使雇主有权向被雇者索取利润,始成为资本。因此,我们不妨这样定义:“资本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下,使其价值增殖的物质手段。”


非现代的和现代的各种资本形态在中国社会杂然并存着。
自然,任何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平衡的,它无论如何,还不免残留下一些相对落后的部门或领域,让前期的非现代性的资本形态,仍有寄生的可能。但它的活动范围,是在不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法的扩大而缩小的。它不但失去了决定的作用,并早改变了原初的姿态。
若在中国则不同,我们已有了现代型的产业资本和银行资本,但我们的前资本主义的诸资本形态,不仅继续发挥决定作用,且还在阻挠产业资本,歪曲银行资本。这是毫不足怪的。前面已经讲过,资本是以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为前提,我们的商品,还未脱却小商品生产的阶段,而我们的货币,不但品类繁杂,其机能亦满具有落后的特质,单就这方面讲,中国资本的多样性,已经是有它的存在依据的。
展开
目录

序言

新版序言

第一篇  中国经济研究总论

第一章 中国经济研究的三个阶段

第二章 中国经济科学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二重必要

第三章 研究中国经济应依据的几种科学及其应采用的几种方法

第二篇  中国商品与商品价值形态

第一章 中国商品形态

第二章 中国的商品价值形态

第三篇  中国货币形态

第一章 关于货币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中国货币的特殊表象

第三章 中国货币的诸机能

第四章 货币改革与特殊的货币运动倾向

第四篇  中国资本形态

第一章 资本及有关资本发生发展的总概念

第二章 中国各种资本形态之质与量的考察

第三章 中国资本累积、集中、分散的总运动

第四章 战时及战后表现的资本运动规律

第五篇  中国利息形态与利润形态

第一章 利息、利润及其相关联的诸法则

第二章 中国的利息形态

第三章 中国利息形态对于利润规制作用

第四章 中国商业利润形态对于产业利润的规制作用

第五章 中国利息、利润的综合观察及其在当前的新姿态

第六篇  中国工资形态

第一章 劳动形态与工资形态

第二章 中国传统的雇佣劳动关系

第三章 由传统雇佣劳动到现代雇佣劳动的推移

第四章 中国雇佣劳动的质与量

第五章 从工资形态上看出的各种榨取关系的现实基础

第七篇  中国地租形态

第一章 由封建制地租向资本制地租转化的历程

第二章 中国地租的一般现象形态及其特质的把握

第三章 由商品货币关系发展限界上表现的绝对地租与差等地租的暗影

第四章 土地所有形态与土地经营形态范围着的现代性地租的发展

第五章 在农业资本构成与农业雇佣劳动上表现的地租特质

第六章 地租的累积与转化

第八篇  中国经济恐慌形态

第一章 在两种典型的恐慌形态之间

第二章 中国传统的经济恐慌的特点

第三章 传统经济恐慌与经济现代化

第四章 市场关系的扩大与现代经济恐慌的诸表现

第五章 从全般经济法则联同作用下体现出的恐慌基因及其后果

附论

附论一  中国商业资本论

附论二  中国商业资本与工业资本间的流通问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