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开了,他可能远在天边,但他的爱却近在眼前什么都可以带走,但爱不能。不管你人在哪,不管你以什么方式都要告诉孩子,你爱他。
没有爱的孩子,永远长不大。单亲孩子最怕的,就是没人再爱他了。所以不管你在不在孩子身边,都要确保向孩子表达你的爱,确保孩子能收到你那另一半的爱。
我五岁丧母,虽然那时候还不理解死亡的意义,但看到别人都能够“妈”“妈”地叫着撒娇,我就会特别难过。
我爸爸不善言辞,从来不和我说我妈妈的事情,以致很长一段时间,我想妈妈的哭泣,都变成了一种没来由的耍赖。
我三姑最爱说,她虽然不疼我,但却可怜我,看见我就会抱着我,说:“可怜的没妈的孩子。”这话让我以为我是一个有很大缺陷的人,当然,我不是没胳膊、没腿我是没妈。
有一次,我放学后去同学家玩,爸爸四处找我。当他找到我时,夜已经深了。他非常生气,几乎要咆哮了,但他只说了一句:“为什么不告诉我一声?”我忽然脱口而出:“有什么关系,我是没妈的孩子。”这话让爸爸非常震惊,我甚至看到爸爸的身子抖了一下。我吓坏了,觉得我犯了大错,可是错在哪里,我却说不清。
我忐忑不安地回家,爸爸给我烧好了洗脚水,还给我送来了换洗的衣服。
我在六岁左右,差不多就自己照顾自己了。所以爸爸这样做,让我更摸不着头脑。
第二天早晨起床,爸爸说要给我梳头。我喜欢养长头发,但自己还梳不好,就让奶奶或者姑姑帮我梳。我、爸爸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那时姑姑还没有出嫁。因此,爸爸不会梳头。
对于爸爸这样的变化,我有点害怕,就说:“我知道你要惩罚我,那就惩罚吧,别这么让我心神不宁。”他忽然转身,像变戏法一样,在自己头上系了一条围巾,然后回头学着女人的声音说:“你妈妈说了,她虽不在,但我得学着她的样子照顾你让你知道,她还疼着你。”直到现在,我想起这件事,还是会泪流满面。我的爸爸,特别木讷的一个人,却可以为了我,做出这样的事情,让我在丧母之后的心情,不至于那么悲凉。
即使孩子永远也见不到父母中的一个,留下来的,不但要好好爱孩子,还要把另一方对孩子的爱,也传递给孩子。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自己是残缺的。
心水有了外遇,被迫离婚,而且还被剥夺了对孩子的抚养权。心水难过极了,觉得自己做了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
心水的丈夫很快就再婚了,而心水却不想再结婚,因为她觉得自己对儿子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她的儿子,只有七岁,还需要她的照顾。
为了能继续照顾儿子,她得先说服丈夫,这比登天还难,但她终于还是做到了。丈夫给她一天一小时的时间。
于是,每天接儿子放学,就成了心水最快乐的事情。放学后,心水很少让儿子做作业,而是和他做各种各样的游戏。这些游戏,都是她经过上网搜索、找名师咨询,最后敲定的对七岁孩子最有益的益智游戏和亲子游戏。
当然,每天都有一个保留项目,那就是他们俩在一起给未来写信。至于是未来的哪一天,则不定,有时候是十岁,有时候是青春期,有时候可能是某个具体的日期。
信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时候是介绍现在,有时候是对未来某年变化的幻想,有时候是抒情,写些“儿子,你知道今天我们多快乐吗”的话。
心水为儿子在一个大型旅馆建了保管箱。这些信,就放在这些保管箱里。
做父母最不应该做的,就是为了自己,或者自己的婚姻,而毁掉孩子。
离婚了,也不能让孩子离开爱。只要有爱,孩子就不会阴沉抑郁,就不会性格畸形。
我教书时,有个孩子叫小晴,是一个特别活泼开朗的孩子,仿佛烦心事从来就不光顾她。如果不是小晴的妈妈在父母信息栏里告诉我,我都不知道她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
小晴三岁的时候,她的爸爸就离开了。小晴的妈妈甚至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小晴的爸爸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个音乐人,他参加了各种音乐秀上台的机会却寥寥无几。他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可是有了孩子之后,他完全没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他变得特别敏感,甚至不能看电视,不能听任何广播,否则,他的敏感神经就会受刺激,他会酗酒、抽烟,甚至会赌博。
以前,小晴的爸爸也离家出走过几回,但没过多久就回来了。而到小晴三岁的时候,他走了,从此一去不回,杳无音信。
小晴的妈妈虽然难过,但却很快就收拾好心情,因为她知道,以他的性格,离去,是必然,而以她的性格,保护好孩子,则是必须。
无可避免的,小晴的妈妈也会面对小晴“爸爸去哪里了”的提问,她的回答是:“出去收集美好的信息了。”小晴并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于是小晴的妈妈就模仿小晴爸爸的笔迹,每隔两天就给女儿写一封信。这些信,一写,就是很多年。
开始的信里,只是简单地说一些自己的见闻,附上近照。然后大谈自己怎么思念女儿,问女儿生活怎么样,有什么快乐的事情。
后来的信,越写越有趣。比如,他(她)会说,父女连心,他猜想女儿可能会在这几天获得一个什么奖项。当然,因为妈妈目睹了女儿的获奖过程,所以,一猜即中。
又如,他(她)会说,有个秘密,一定不要告诉妈妈,他很喜欢女孩子开朗一些,如果像妈妈那样整天唠叨,就太沉闷了。这是因为女儿表现出了对妈妈唠叨的反感。
……即使对方不负责任,没有对孩子表达自己的爱。留下的一方,也要设法让孩子体会到另一方的爱。
孩子最怕的,不是没有父母其中一个的生活,而是害怕失去那种正常家庭的生活结构,害怕失去父母双方的爱,害怕自己没有这些爱会无法挑战生活。父母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而离婚后,父母的爱对孩子则更加重要。所以,不管你在不在孩子身边,都要向孩子表达你的爱。如果对方不在,也没有积极向孩子表达爱,那么你有责任帮助他完成这个任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