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因为一场演出决定一次旅行?如果有这样的热情,一定要记得保护自己内心的热情。到了一定年龄,热情是多么难得。所以,要格外珍惜。我不爱购物,不追时尚,但我会为自己的热爱买单。
因为一张园林版《牡丹亭》的海报:亭台水榭的江南园林,暮色四合,杜丽娘在园中公主靠上小憩,整个画面是暗蓝色,几乎能闻见清洁的香气,听见微微风声……我心动不已。我很喜欢昆曲,又是《牡丹亭》迷,曾经捧着汤显祖精美的唱本一读再读,何况是园林实景版的?“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牡丹亭下三生路,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演出时间是某个周六,地点是上海朱家角课植园,我预计了一下时间,很快在网上订好了票。我决定了,千里迢迢奔一场演出而去。这是很特别的《牡丹亭》之旅,有些旅行因为纯粹反而更生动,不是吗?
一个双休就够。订的临水客栈,有个小小的水边露台,因为这个露台,我选择了这家客栈。这是我第二次去朱家角,江南水乡现在都有些变异,跟前两年不能相比。但是,一场《牡丹亭》足以抵消一切。
开演前,我看时间未到,就到课植园对面一家法国人开的咖啡馆小坐,正对小桥流水,一杯咖啡,打量过往行人。突然,我看到一背包的中年男子,这不就是音乐家谭盾吗?他是园林版《牡丹亭》的监制,今天是不能缺席的。他穿着低调的蓝色棉布衣,很家常,跟旁边的人讲着话,微笑,嘴角上扬,神情安然,与古镇很是默契。
早早入场,只为体验演出前的场景。座位在一个长廊,演出在水对面的亭台楼阁。晚上六点半,天色慢慢暗下来,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开场的箫声暗中吹起,如泣如诉,古琴随后应和。箫和古琴隔岸相望,此起彼伏,一条小船从水面缓缓滑过,划船的是一位披蓑衣戴斗笠的老人。在这样的气氛中,杜丽娘从小木栈道上出场……初秋傍晚的课植园,杨柳依依,微风习习,蝉声暗起,美到极致。灯光明明灭灭,昆曲唱腔如痴如醉,香艳到极点就是一种纯净,我难以形容自己那一刻的心情。
细节非常好,谭盾是总监制,所以,背景音乐很风格化,很擅长利用自然之声,水声、风声、和声……恰到好处。因为唱词太精美,字幕无处安放,水面的边角设了一艘小破船,字幕就打在船身上,浑然天成,很有创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