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浦江清文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78348
  • 作      者:
    浦江清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随着时光流逝,前辈们渐行渐远,其足迹本该日渐模糊才是;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有心人的不断追忆与阐释,加上学术史眼光的烛照,那些上下求索、坚定前行的身影与足迹,不但没有泯灭,反而变得日渐清晰。 <br>    《北大中文文库》是北京大学出版社新推出一部丛书,书中选择了二十位已去世的北大中文系名教授(游国恩、杨晦、王力、魏建功、袁家骅、岑麒祥、浦江清、吴组缃、林庚、高名凯、季镇淮、王瑶、周祖谟、阴法鲁、朱德熙、林焘、陈贻掀、徐通锵、金开诚、褚斌杰),为其编纂适合于大学生/研究生阅读的“文选”,让其与年轻一辈展开持久且深入的“对话”。 <br>    本书为该丛书之《浦江清文选》。
展开
作者简介
    浦江清(1904~1957),松江县(今属上海)人。著名学者、文史研究专家、教育家。1922年考入东南大学文理科西洋文学系,1926年毕业,经吴宓推荐到清华国学研究院国学门担任陈寅恪助教。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任助教、讲师,讲授中国文学史。抗战后,先在长沙临时大学文学院任教,1938年任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1946年随清华大学迁回北京,任中文系教授,1948年代理中文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57年病故。著有《八仙考》、《花蕊夫人宫词考证》、《屈原生年月口的推算问题》、《词的讲解》、《论小说》、《王静安先生之文学批评》等,收入《浦江清文录》、《浦江清文史杂文集》、《无涯集》等文集。此外,还著有《杜甫诗选》(与人合作)、《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等。主编有《朱自清全集》。去世后留下遗稿多种,其中《曲律与宫调》经后人整理,于2001年发表。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的讲义经后人整理,已出版《中国文学史讲义·宋元部分》和《中国文学史讲义·明清部分》两种。
展开
内容介绍
    浦江清是著名文史研究专家,学识极为渊博,尤精于文史考证和文学史研究。《浦江清文选》选录浦江清先生在楚辞、诗词、小说、戏曲、乐律研究以及学术评论等方面的代表性论文九篇,多是学界公认的学术典范之作,反映了浦江清先生渊博的学术素养、深湛的文史考证功力和对文学艺术的精辟见解。此外,还从《中国文学史讲义))中节选了《朱元话本》、《元人杂割的兴起》、《李渔戏剧评论及其喜剧创作》等三个章节,大略体现了浦江清先生在文学史研究、讲授方面的深厚造诣和卓越识见。
展开
精彩书摘
    木星已过鹑尾八度有余,约计那年的夏初木星已经人鹑尾,上面的简单算法是不够正确的,因为没有计算别的因素,如“岁差”等等在内,但是,秋七月木星和太阳同在鹑尾是确实不错的。七月朔,星和日距离八度有余,星为日光所掩,古书上叫做“伏”,约计十日后木星和日处于同度,又十三日有奇,在七月下旬,木星晨见东方。那年的木星的“伏”和“见”都在这个夏历七月。<br>    用《周礼》来证明《吕览》,非常正确明白。岁星在鹑尾,“伏”“见”于七月,称湄滩,那末战国时代的摄提格,岁星必须在鲰訾宫,在正月里和太阳同宫了。这是岁星纪年的甲式,星在娵訾,太岁在寅,年名摄提格,从我们的图上看,用最内一圈的十二辰。<br>    我们用现代天文学的精密推算可以解决《吕氏春秋》的疑难问题,证明王引之、许宗彦、刘师培辈认为秦八年是六年或七年之误,都是谬论。新城新藏假定元前三六五年为战国时代占星家所用的甲寅元,这个假定是单为解释《吕览》而设想的,无需的,也是错误的。因为元前三六五年,岁星在星纪,照战国时代的岁星纪年方式,乃是岁在困敦(子年),不是摄提格。在他那部大著作里凡根据这个假定而引申出来的意见都是蹈空的。此外,饭岛忠夫认为星在鹑火、鹑尾,决不能称为湄滩,因而疑心《吕览·序意篇》是伪作(见他的《中国古代史论》,日文本四五四页),也是因为拘执于《淮南》和《史记》,不知道岁星纪年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而轻易下了个荒唐的判断。<br>    为什么岁星纪年有两种方式呢?推究原因,实在因为历法家有两派。汉初出现的六历中,殷历、周历、鲁历、黄帝历这四家推算节气从冬至开始,他们把冬至到冬至作为一个太阳年,颛顼历、夏历这两家推算节气从立春开始,他们把立春到立春作为一个太阳年。 <br>    ……
展开
目录
那些日渐清晰的足迹(代序)<br>前言<br>花蕊夫人宫词考证<br>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问题<br>乐律与宫调<br>词的讲解<br>论小说<br>《三国演义》的虚与实<br>宋元话本<br>元人杂剧的兴起<br>李渔的戏剧评论及其喜剧创作<br>王静安先生之文学批评<br>评王著《元词斟律》<br>悼吴瞿安先生<br>浦江清先生学术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