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律书评.第五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24642
  • 作      者:
    苏力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法律书评》是关于研究法律方面文化的期刊,具体收录了:《民主时代如何认识大共和国代议制方案?——托克维尔与联邦党人的对话》、《中国乡村的法秩序》、《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国农村》、《从边缘处发掘真实世界的隐秘》等文章。
展开
精彩书摘
    从边缘处发掘真实世界的隐秘
    在当下中国总体化地建构现代法制的背景下,较之人气旺盛的公力救济,私力救济无疑是法学研究中一个荒凉的边缘地带。在诸多法律中心论者眼中,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是鲜明的二元对立关系,前者往往意味着旁门左道、边缘、野蛮、暴力、无序;后者则代表着正统、中心、文明、和平、秩序,因而私力救济必须禁止,就算有些许例外,也须由法律严加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私力救济在法学中的话语空间已被挤压得几乎消失殆尽。但话语空间的逼仄并不意味着社会实践的稀少。日常生活中,民间收债、私人侦探、商场搜身、私人罚款、私人通缉令、甚至农民工自杀讨薪等私力救济实践层出不穷,而且手段还不断创新。面对这一现实,大多数人(尤其是法律中心论者)总是习惯性地站在国家法律的制高点上,“正气凛然”地大声叫停,即便有时捎带显示一下其对当事人的同情,也往往是修辞性的,结论还是要回到“应拿起法律武器解决问题”的立场,似乎法律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唯一手段。这样的态度也许不容易出错(至少从国家的立场来看),但也必定无法让那些对现实充满好奇、有心追求智识且不满足于惯性思维的人释怀。如果私力救济真的如法律教义所言是洪水猛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实践,甚至包括作为法律精英的法官和法学家?①显然,在私力救济这一边缘地带,我们遭遇了真实世界的隐秘:为什么在法律规则发达的今天人们还会选择私力救济?私力救济的结果如何?遵循着怎样的运作机制?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甚至法治、社会控制、社会秩序之间关系如何?
展开
目录
深度解读
评“苏力评冯象”
本土墨香
《名公书判清明集》中的逻辑问题
原来法律也可这般“戏说”——评《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
中国法律近代化历程之新叙述——评强世功的《法制与治理》
社会学大师眼中的法律——《乡土中国》中的法律观
从边缘处发掘真实世界的隐秘
儒家礼法思想的理想类型解读——《知识、信仰与超越》评介
异域书品
女治——法律互动的国际视阈——熊■《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述评
“二元角色”认知框架下的律师——评《诉讼掮客:律师与普通诉讼》
专业化的行为证据分析艺术——《犯罪心理画像》掩卷余味
财产理论的多元主义视角
反潮流的历史之声——《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以及作为对照的语境论
法律移植中的制度选择标准——关于《比较法律经济学》
论《公法与政治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法理学的范围》抑或《法理学范围之确定》——兼与刘星先生商榷
民主时代如何认识大共和国代议制方案?——托克维尔与联邦党人的对话
揭开美国制宪会议的面纱——“辩论”成功的法则
重新认识哈特——《哈特的一生:噩梦与美梦》读后
其人其书
中国乡村的法秩序
现实的历史与历史的现实
第一本书
我的第一本书——对“坚持”和“创新”的一点体会
名师典藏
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国农村
社会保障制度
探求中国传统法
译事评点
——认真地对待翻译
——(法理学问题》译评
书香早识
《人民——真实的抑或虚构的主权者》等
《法律书评》稿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