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二十一 “多牵孩子的小手,因为他们会长大” 人生是由无数的经历组成,与孩子相处的日子是人生最精彩的一页,给我们带来的享受和乐趣也是无穷的。但孩子们终究要长大,会像展翅飞翔的雄鹰,离开了父母的视野。我们既然要培养的是展翅飞翔的雄鹰,就要好好地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时每刻。 在我生孩子的那个时代,独生子女的优惠政策是:生完孩子休息3个月去上班,可以享受15年的独生子女补助津贴;如果休息一年后上班就会取消全部的补贴,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尽管当时我们非常缺钱,但与能给孩子更多的时间相比钱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现在回想当初的这个选择也是非常正确的。 我与孩子相处的最初一年中,建立了深厚的母子亲情,教会了孩子许许多多的技能,让他从小的起点就高于同龄的孩子。其实孩子需要母亲的时间应该更长些,但我只有一年的时间,所以要尽量利用好。在《读者》杂志上刊登过一位中国母亲写的一篇文章,这位母亲的女儿从小就努力刻苦,最后终于考上国外名牌大学并取得了硕士学位,她本以为女儿毕业后可以好好地干一番事业了。谁知女儿结婚生了孩子以后,竞选择了当全职太太。她的母亲实在难以理解孩子的选择和做法,就去信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强烈反对女儿的决定。女儿告诉母亲自己在家培养孩子就是最崇高、最伟大的事业,对社会的贡献也并不亚于从事其他任何的事业。 我妹妹走的也是相同的道路,母亲也一直为她感到遗憾和惋惜。然而我却没有这样的机会,如果有或许我也会选择做全职太太。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母亲的角色是无法替代的。国外有一项研究报道,孩子在3周岁以内如果离开母亲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将来在心理方面出现问题的概率会远远大于3周岁内在母亲身边长大的孩子。我们没有办法将孩子带到3周岁,我只能尽量弥补这个缺憾。那时候我在郊区上班,早上6点多起床与孩子共进早餐道别后,要等到下午5点多我们才能再见面。所以我下班回家时总是用最快的速度做好家务,力争在孩子回家时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他玩。 那时晚上从6点半到8点半,这两个小时我们的时间就完全归给孩子,这也是我们全家最快乐的时光。我们和孩子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孩子在游戏中不断地学到新的知识。他父亲擅长启发他的数学思维,我会教他许多小知识。一周中我们最盼望的就是周日,那时虽然只有一天休息,但这一整天都可以完全和孩子在一起了,我们会选择去公园、动物园,玩孩子最感兴趣的游乐项目。我们一般都是一家三口一起出去玩,我们牵着孩子的小手,孩子拉着我们的大手,真是其乐无穷。 孩子到了二周岁半就开始上幼儿园了,一天下来幼儿园总会有许多有趣的事让他非常想告诉我们。但刚开始因为他还太小,无法将想表达的事情叙述得更清楚,为了鼓励他多与家人交流,当他说话时我就会很认真地听,尽管听得不明白,但也会装出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还不时地插上几句“是吗”、“真有趣”等等,以鼓励他一直说下去。他父亲有时忍不住要打断他的话,我就会说:“等等,孩子还没说完呢?”当然没过多久,我们就听明白了他所想要表达的。后来孩子就一直养成了这种好习惯,将一天中遇到的有趣的事向我们叙述,与我们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了生活他父亲也得加班加点干些额外的活以补贴家用,但也从来没有影响过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在我们那个需大于供的年代,他父亲厂里的技术人员都纷纷下海办企业赚钱,因为那是个热门行业。我们也曾经商量过要不要下海经商问题,但考虑到下海的风险,我们不想让孩子的童年生活受到牵累。再则金钱是不会从天上掉下的,如果要干什么事业,虽然有可能发财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鱼和熊掌是不能兼得的。最后我们还是决定安于清贫的生活,把孩子培育好,让他从小有一个完整美满的家庭生活。 现在我有时候会问丈夫是不是有些后悔,没有抓住曾经有过的大好机会。但是我丈夫非常满意自己的现状,他说自己非常喜欢现在的教书职业,工作稳定轻松,收入也不错,而且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相伴。许多男士都认为养育孩子主要是母亲的职责,其实父亲的角色对于孩子同样重要,我孩子虽然还不到20岁,但在他身上却能体现一种男子汉的气质,我想这也可能得益于他与父亲的长时间相处。 孩子幼小的时候,父母就是孩子快乐和安全的保障。因为孩童时期很快就会过去,所以我们要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天,尽量多牵着孩子们的小手,因为他们会长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