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创作经历:作家印象和经历自述
作 家 印 象
农冠品的气质
他离不开这片沃土——记诗人农冠品
汗水浇灌出瑰丽的民间文学之花——记广西文联副主席农冠品
农冠品:献给大地的恋歌
坚韧晶莹的白玉——简评农冠品
献给红土地的恋歌——访壮族作家农冠品
经 历 述 说
我的创作经历
我的自传
第二部分
农冠品诗歌述评:文学史、文学论著和评论文章
文 学 史
(一)胡仲实:《壮族文学概论》(年)
(二)梁庭望、农学冠:《壮族文学概要》(年)
(三)特·赛音巴雅尔:《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年)
(四)周作秋、黄绍清、欧阳若修、覃德清:《壮族文学发展史》(年)
文 学 论 著
(一)杨炳忠:《桂海文谭》(年)
(二) 李建平:《广西文学年》(年)
(三)雷锐:《壮族文学现代化的历程》(年)
(四)黄伟林、张俊显:《从雁山园到独秀峰——独秀峰作家群寻踪》(年)
(五)农丽婵:《“我族”“我乡”的族性书写:壮族诗人农冠品创作研究》(年)
评 论 文 章
《泉韵集》卷头赘语
《南方山区透视》思想艺术管窥
爱的追求——诗集《爱,这样开始》读后随想
源与流——农冠品《江山魂》琐议
故乡之乡 民族之情——读《故乡诗草》
读农冠品故乡诗札记
大山提供了他创造诗意的基因——论壮族诗人农冠品的诗歌创作
金凤凰的歌——壮族诗人农冠品及其诗歌创作
南方民族文化透视——评农冠品诗集《晚开的情花》
山泉般潺潺的 歌音——评农冠品的《泉韵集》
抒发真情 开阔诗境——读壮族诗人农冠品的诗
海域韵味 岛国情思——关于《岛国情》的通信
甜甜的乡情 多彩的歌——浅谈壮族诗人农冠品的诗作
从山泉里流出来的诗——农冠品的《泉韵集》
他的诗属于大山
关于农冠品的诗歌创作
寻找适合塑像的那一刻——农冠品散文诗印象
他们,在为民族深情讴歌——评价农冠品、凌渡、蓝怀昌的三本新书
评农冠品及其新作《醒来的大山》
大山的泪与笑——读农冠品的大山诗
清清的泉声——读农冠品的《泉韵集》
农冠品、赵先平作品故园书写身份建构话语比较
农冠品诗歌的民族历史文化因素探析
第三部分
农冠品评诗、论诗和论文学
评 诗
太阳下的土地应当永远光明——简评《土地在呼唤》
一位学者的诗情——读《贾芝诗选》
实实在在写人生——彭景宏《珠还合浦》序
致龙城诗人——对赠书的答礼
赞歌声声唱巨变——读杨柳《红棉树赞歌》
《心韵集》编后记
多彩的生活多彩的诗——序丁冬诗集《太阳巡礼》
在跨世纪的路程中——杨长勋足印
热忱地讴歌——序覃绍宽诗集《马鞭情》
《海韵集》吟诵
一本新颖特别的诗集——读劳廉先《莺啼燕语》
不甘沉寂的歌者——记黄神彪青年作家
认识黄平
情寄北海——读白仑《海韵集》札记
人去诗魂在
来自生活的诗——傅天琳诗作浅析
李甜芬诗歌美学追求浅论
美诗一册——评邓永隆《待焚的情诗》
人间处处都是情——邓雨泉诗集《人海情》序言
还原归真——读杨柳诗作
关于《晨跑》的 通讯
神彪诗神——读《吻别世纪》与《花山壁画》
深刻勾画农村妇女的形象——试析三首农村题材的短诗
寄边境——读诗随记
评《芦笛》词刊
诗的种子没有泯灭
美好的诗心——读黄家玲诗作随记
真诚的爱恋——读侬怀伦诗作随想
他乐为小花催艳
《古林幽思》序
贵在归真
描绘生活的色彩
八十年代青年的心音——读《我们是幸福的》
它给人以启迪——简评《我是一棵甘蔗》
读《风雨集》
诗的精与美——读敏岐《风雨集》
评《血虹》
渔民的精神世界——《美人鱼》序
文学不会老
论 诗
诗歌要通向人民大众
广西民族诗歌的板块特征及其裂变
诗集《晚开的情花》自序
《醒来的大山》后记
《广西当代作家丛书·农冠品卷》后记
学步地探索——《爱,这样开始》后记
《岛国情》后记
壮族诗群三家之比较
谈儿童诗的创作
简谈诗歌创作
力戒概念化
要真、善、美
诗的秀眼
估价与希望
论 文 学
容许多种选择
民族文学发展与思考
《玫瑰园漫步》浏览
《艺术学》序
关于新生代文学群体
宁明花山留言
平凡而伟大的奉献
文艺与哲学
对文艺创作主旋律的一些理解和认识
附录:农冠品诗歌述评资料索引
后 记
展开